N晚报记者 邓雪珂
通 讯 员 李晓芳
本报讯 “手臂抬高,拍面朝前,另一只手也举起来。”“很好,保持姿势,手肘不要下沉。”……炎热的午后,秀洲区洪合镇新王桥村家宴中心内,击球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
走进场馆,凉意迎面而来。4个标准羽毛球场地上,20多名孩子正跟随教练挥拍训练,挑球、平抽、击球,动作一气呵成。谁能想到,这个面积1800平方米的场地,不久前还是摆满宴席圆桌的宴会大厅。
“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场地闲置问题。”新王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庄雅奇一边说一边弯腰整理场地上的垫子。他告诉记者,家宴中心运营至今已承办婚宴、企业年会等活动近30场,创收超80万元,现已成为村民举办宴席的首选场地。
既然如此,家宴中心为何会“变身”羽毛球场?庄雅奇解释道:“旺季时虽然热闹,但七八月是婚宴淡季,场地闲置太可惜。”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村里对家宴中心进行功能改造,不仅购置了专业羽毛球地胶、标准网架等设备,还聘请经验丰富的羽毛球教练为村民和孩子进行公益教学。
“现在白天是学生训练场,晚上就切换为成人培训场地,完全不影响宴席承办。”庄雅奇指着墙角的折叠桌椅笑道,“只要提前三天说要办宴席,我们半天就能把场地恢复原样,并通知学员调整训练时间。”通过“淡季改球场”的创新模式,新王桥村家宴中心场地利用率提升至85%,配套成立的嘉兴新禧文化公司还推出“场地+策划+伴手礼”套餐,带动村民参与喜糖制作。
而这只是家宴中心多功能改造的一个缩影。家宴中心还有一个面积1200平方米的百姓健身房,划船机、椭圆机、跑步机、动感单车等专业器材一应俱全;作为邻里中心的一部分,另一幢楼里还打造了有5000册藏书与数字阅读终端的智慧书房,以及多功能活动室,可满足会议、培训等需求。“我们还面向周边学校的家长开设‘四点半课堂’,依托青年夜校提供电商直播等12类课程。”庄雅奇介绍,通过改造,家宴中心服务范围已覆盖周边村社上万居民。
新王桥村这座“会造血”的乡村综合体,正通过空间创新和业态融合,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其价值不仅在于空间改造,更在于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可持续路径,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秀洲经验”。
类似新王桥村邻里中心的嵌入式综合体,秀洲今年计划建成两处。“这既能盘活村社闲置资源,又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秀洲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嵌入式综合体,真正实现‘15分钟生活圈’的空间与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