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邓雪珂
通 讯 员 马寅枭
本报讯 青砖黛瓦的古宅、蜿蜒的水巷、古朴的拱桥,串联起月河历史街区的茶馆酒肆。这里是老嘉兴人的生活画卷:拎着竹篮卖花的阿婆、手捧咖啡的游人、寻觅美食的食客……时光在这里变得柔软,斑驳的砖缝记录着岁月,潺潺流水倒映着往昔,每个转角都藏着一段旧时光。
这条嘉兴人的“宝藏街区”,日前再获殊荣,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五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据悉,此次全省共有8条街区入选,月河历史街区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嘉兴市本级唯一上榜的街区。
其实,从明清时期开始,月河一带就形成了临水而居的繁华街市,临水而建的街市见证了数百年商贾往来。2003年,嘉城集团按照“保护、保留、改善、改造”的原则,正式启动对月河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建设,沿用原先的街道、里巷、河流等布局,白墙黛瓦、石板小巷、枕水人家等江南特色风貌得以延续,较为完整地再现了“三河三街”的基本格局。近8.8万平方米的街区建筑面积,更让其成为嘉兴市区现存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历史街区。
月河历史街区不仅完整保留了传统建筑风貌,更依托嘉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尚休闲文化资源禀赋,打造出以文旅产业为核心的特色业态。如今,运河两岸店铺林立,既延续着往昔的繁华景象,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嘉兴好几次了,每次都要来月河,好玩又好逛!”正在游玩的徐晗看着人来人往极具烟火气息的老街,感到特别放松。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这里不仅有粽子文化博物馆、月河绣文化馆等特色景点,还有传统茶馆、花鸟市场、古玩市场,更有酒吧、咖啡馆、美食店,古今交融,极具生活气息。
对城市而言,旅游休闲街区的意义从来不止“吸引客流”。月河历史街区,在阔步发展中,跳出传统商业街的同质化逻辑,用文化艺术筑起差异化壁垒,让这里成为城市更新的鲜活注脚。截至目前,街区已有商户约260家,年接待游客量近600万人次,成为嘉兴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代表作”之一。
围绕“休闲化、品质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月河历史街区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和服务创新。“接下来,我们将着力丰富文化旅游新场景,拓展夜间经济、节庆活动、文化展演等多元内容,增强游客互动参与感与沉浸式体验感。”嘉城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未来信心满怀,“通过持续打造兼具历史韵味与时代气息的街区形象,让月河更好发挥在展示城市文化、促进消费升级和带动产业融合中的引领作用,为嘉兴打造富有魅力的城市旅游新地标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