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编者按:

日期:08-10
字号:
版面:第06版:成长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是“红船精神”提出20年,作为南湖儿女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红船精神始终照耀着禾城青少年的成长之路。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新闻传媒中心等10个单位和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七届 “红船少年说” 征文活动正火热开展,号召全市南湖晚报小记者围绕“红船精神伴我成长”主题,执笔抒怀,讲述红船精神如何滋养你的心灵、指引你的行动、塑造你的品格。分享你与红船的故事,展现新时代红船少年的风采与担当。

  认准方向,便只顾破浪前行

  N杭师大经开附小槜李校区504班 许羽涵 指导老师 曹泽荣

  

  老屋的藤椅晃悠悠摇着暑气,奶奶蒲扇摇出的风里,总夹着那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那时我蜷在她怀里,不了解这八个字的分量,只记住了“红船”这个词,像颗种子落进我的心里。

  奶奶的衣襟上总别着枚党员徽章,60岁的老党员说起1921年的故事,声音会轻轻发颤:“10多个人挤在南湖的小船上,开了场能让天下变样的会……”她用带着薄茧的指腹摩挲着党员徽章,上面留有温度,后来我才懂得这是信仰的温度。

  小学春游,我站在南湖边,风把水面吹成碎银。导游指向湖心那艘木船的瞬间,我突然想起了奶奶故事里的红船,“这就是红船!”我在心里默念,原来那些被反复讲述的历史,真的藏在这样具体的物件里。

  成长路上的坎儿,总在不经意间冒出来。竞选学生会干部时,我攥着演讲稿的手直冒汗,总怕自己不行。奶奶端来个红漆小木盒,打开是艘巴掌大的红船模型,船身的红像燃着的火。“当初谁能想到小小的一艘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她指尖点着船舷说,“开天辟地不是蛮干,是心里有方向,脚下敢迈步。”

  那晚台灯亮到深夜,红船模型摆在桌角,像盏小灯照着我改稿、练习。站在竞选台上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奶奶的话——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才是真的输。最终我攥着当选证书跑回家时,奶奶正用软布擦拭模型上的细尘,阳光透过窗棂,给她和红船都镀上了金边。

  如今我将红船精神融进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做数学题卡壳时,想起“百折不挠”,便多试几种解法;社区招募志愿者,“为民奉献”四个字鼓励我报名;课堂讨论有新想法,“敢为人先”让我举起手来。奶奶说,这叫“让精神长在骨头里”。

  成长路上的风雨从未停过,但红船总在我心里稳稳停泊着。它是竞选时攥紧拳头的勇气,是解不出难题时不肯合笔的执拗,更是给独居老人送菜时,听见那句“谢谢”心里涌现的暖流。红船精神教会我的,从来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具体的做法——像当初那艘小船一样,认准方向,便只顾破浪前行。

  往后的日子还很长,我要做听党话的好孩子,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评语:

  这篇作文以红船精神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红船精神在代际传承中的生动图景,堪称一篇立意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

  小作者巧妙运用“红船”这一意象,将个人成长与红船精神传承有机融合,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对革命传统的深刻理解。文章结构严谨,以“种子—萌芽—生长—开花”为脉络,通过“听红船故事—见红船实物—悟红船精神—践红船品格”四个层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红船精神传承的完整过程。

  写作特色尤为突出:一是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奶奶“用带着薄茧的指腹摩挲着党员徽章”、红船模型“像燃着的火”等细节,使抽象精神具象可感;二是情感表达自然真挚,从懵懂到领悟的心路历程真实动人;三是语言富有诗意,“老屋的藤椅晃悠悠摇着暑气”等语句充满画面感。更可贵的是,作者将宏大叙事与个人体验完美结合,通过竞选、解题、志愿服务等生活片段,展现了红船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避免了说教感,体现了“大主题、小切口”的写作智慧。

  (点评人:曹泽荣)

  

  曹泽荣简介:曹泽荣,中共党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教师。她是校教坛新秀、区青年教师“空中研习室”优秀学员,曾获得市区级命题比赛一等奖、市级说课比赛二等奖、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等,多次执教区级展示课,撰写的论文也均有获奖。她秉承“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的教育理念,与孩子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