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桐乡市濮新学校404班 郑萱萱 指导老师 刘彦刚
1937年的先辈们:
你们好!
当我提起手中的笔,心中满是对你们的敬意,穿过时空的长河,我憧憬着与你们进行一场跨越八十多年的对话,可此刻,我竟是无语凝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深爱着这片土地?因为它有值得我热爱的人。我无法想象彼时烽火连天与今天的繁华安定有多么大的不同,但我们的心,却因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而紧紧相连。
当我第一次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敬意便油然而生,既是为了民族的解放,也是为了世界的和平。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那个和我年龄相仿的你啊,究竟是怎样的信仰,才让你面对死亡时仍能从容淡定;那个已经是母亲的你啊,究竟是怎样的决心,才能让你舍得骨肉分离,走向刑场;那个早已饥肠辘辘的你啊,究竟是怎样的意志支撑你战斗到最后。
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诉说着你们作出的巨大牺牲: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3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1000多亿美元;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这不是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为了子孙后代能挺直腰板,洒下的热血。
于是,当我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当我看到虽然手持落后的装备,但是依旧一往无前的八路军战士,当我看到在硝烟里仍然屹立飘扬的抗日旗帜,当我看到如星星之火一般散布在各处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我的心里又多了份欣慰,有此脊梁,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今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你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守护的祖国母亲终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我们国家从废墟中崛起的奋进历程,是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不朽史诗,更是对和平不懈追求的生动注脚。
敬爱的先辈们,你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虽然没有了烽火狼烟,但我们依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每当遇到学习上的难题、生活中的挫折时,我就会想起你们,想起那份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每当我抬头仰望蓝天白云,心中总会默默祈祷:愿后世不闻硝烟,让世界充满和平与安宁。我知道,这份和平来之不易,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和平而努力的信念。
敬爱的先辈们,虽然你们已经远去,但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请相信,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一定会传承和发扬你们的精神,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积极倡导和平,让和平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共同守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最后,让我再次向你们表达最深的敬意和感激。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此致
敬礼!
郑萱萱
2025年7月23日
评语:
一支笔,写出了当代少年对于先烈们的缅怀,对于过往的铭记,以及对于自身担当的认知。“文似看山不喜平”不仅是指文章内容的高低起落,更是指情感上的跌宕起伏,郑萱萱同学用自己灵动且平实的笔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崇敬之意与奋进之志。(点评人:刘彦刚)
刘彦刚简介:桐乡市濮新学校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获得过桐乡市语文命题比赛一等奖、学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有学生在桐乡市主题征文中获得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