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金箍里的侠骨柔情 读《西游记》有感

日期:08-09
字号:
版面:第04版: 成长文苑       上一篇    下一篇

  

  N天宁小学教育集团504班 汪可涵

  指导老师 金玉婷

  中国古典小说的星河中,《西游记》始终是最亮的那颗星。比起《三国演义》的金戈铁马、《水浒传》的侠肝义胆,这部伴我成长的神魔小说,更像块被岁月打磨的暖玉,在情节褶皱里藏着人性的微光。

  初读“尸魔三戏唐三藏”时,我曾为孙悟空鸣不平。白骨精三次幻化人形,唐僧肉眼凡胎屡被蒙蔽,那道逐出师门的指令像把钝刀,割得人心头发紧。看着孙悟空叩首离去时金箍棒在云端划出的弧线,我以为这只桀骜的石猴会重返花果山,让取经路就此中断。直到翻到后续章节,才懂那纵身跃回的身影里,藏着比紧箍咒更坚韧的东西——是即便被误解,仍愿为他人披荆斩棘的柔软。

  长大后再读,孙悟空的金箍不再是束缚的象征。那个曾大闹天宫的泼猴,两次被逐出师门却两次归来,金箍棒的寒光里渐渐融了暖意。三打白骨精时的据理力争,是护师父周全的执着;真假美猴王时的悲愤,是怕取经大业功亏一篑的焦灼。他的顽皮从未消失,只是化作了降妖除魔时的机敏,变成了师弟遇险时的一声“俺老孙来也”。

  这让我想起那次期中考试后的沮丧。红叉像荆棘缠住试卷,我盯着分数想放弃,却忽然看见孙悟空在五行山下仰望月亮的剪影——他被压五百年尚不忘初心,我这点挫折算什么?重新翻开课本时,仿佛有根看不见的金箍棒在推着我向前,原来坚持从来不是硬扛,是像孙悟空那样,把他人的期待与自我的信念拧成一股绳。

  合上书页时,指尖总在“大闹天宫”与“功成取经”的插画间徘徊。这只石猴教会我的,从来不是神通广大的本领,而是藏在金箍之下的柔软:那些看似桀骜的棱角里,藏着为他人着想的温良;那些历经磨难的坚持里,藏着平凡人也能拥有的英雄气。

  

  书页里的智慧

  N天宁小学教育集团504班 何文婕

  指导老师 金玉婷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再合适不过了。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一本章回体小说,里面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粗中有细的张飞,有骁勇善战的关羽,有生性多疑的曹操,还有爱慕虚荣的周瑜。翻开这本书,就好似展开了一幅庞大的历史画卷。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情深义重的友情,那争夺权力的纷争在历史书中重新上演。

  在书中,最让我深刻也尤为精彩的是,第46回草船借箭一章中,周瑜对诸葛亮十分嫉妒,想方设法想除掉诸葛亮,便故意刁难诸葛亮,提出限十日造出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害人之计,可是却又十分淡定地回答,只需三日即可完成。后来到了第三日,诸葛亮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的性子,利用天气掩护成功得到了十万多支箭。

  诸葛亮不仅可以读懂人心,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博望坡之战中,诸葛亮利用了博望坡山谷地形和气象条件进行战术布置,这种地形有利于伏击,因为敌人只能沿着一条路进入山谷,这样可以在一条通道上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打击,最后成功地伏击了曹军。

  在《三国演义》的许多故事中让我明白,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增长才智。每次重读这本书时,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谋略、处世之道、爱国情怀都将源源不断地为我带来全新的启示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