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少年签下苍穹之约 航天梦想从课堂飞向深蓝

日期:08-09
字号:
版面:第03版: 成长文苑       上一篇    下一篇

  N平湖市黄姑实验学校副校长 王晓

  平湖少年的航天情缘始于30多年前,升腾在每一个胸怀苍穹的少年心间。当少年邂逅飞天的火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答案就藏在蓝箭航天研学营里。

  火热的七月,平湖市黄姑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的小记者们,在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平湖分会组织下,前往蓝箭航天嘉兴智能制造基地,开启2025年度航天科技研学营活动。

  活动中,小记者们通过专家主题报告了解朱雀火箭,并穿上航天工作服化身为“小小火箭工程师”。在一期基地,小记者们近距离接触火箭箭体,触摸箭体并向专家提问;在二期基地见证了火箭从不锈钢材料到巨型箭体的制作过程。午间,小记者们还品尝了火箭工程师餐点,积蓄满满能量。

  此次研学不仅是探秘航天科技的旅程,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小记者们收获知识的同时,种下航天梦想的种子。

  

  触摸星辰的瞬间——我与朱雀二号火箭的邂逅

  N实验小学永丰校区201班 李舒窈

  “3、2、1……点火,起飞!”看着大屏幕里缓缓升空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我和小伙伴们发出了一阵欢呼。

  这是一次特别的研学之旅,我从未想过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庞然大物就这样呈现在我的眼前。当我穿着防静电服,戴着鸭舌帽走进蓝箭航天一期基地总装车间时,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到,巨大的箭体、喷射器……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工程师叔叔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每个部件的作用,让我了解到了很多航天知识。当我走进整流罩时,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山洞,感觉与世隔绝,真是太神奇了!最让我惊讶的是,火箭身上有上万个零件,每个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就像我们考试时要反复检查答案一样。

  参观结束后,我们还设计制作了未来火箭“船票”。也许有一天,我真的能带着“船票”,乘坐这样的火箭去探索宇宙呢!我的笔记本里记满了航天知识,心里种下了一颗向往蓝天的种子。

  

  火箭少年的高光时刻

  N黄姑实验学校503班 白泽源

  指导老师 王晓

  火箭,对于大家来说是遨游太空的交通工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关于少年的梦想。

  从小,我就对火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乐高积木开始,我就在拼搭心目中的火箭。我常常会对着已经拼装完成的火箭模型发呆,我好奇究竟需要多少燃料才能将如此庞大的火箭送入太空,我惊讶于每一次的精准发射,点火、升空、入轨,一气呵成……就这样,我的心中有了“火箭”的身影,也有了航天的憧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我的火箭梦越来越清晰。

  我想我是幸运的。踏入小学的大门,我就迎来了属于我的“高光时刻”。因为我们学校主打的就是航天特色,常常会谈论起火箭、飞船、航天员、科学家的故事。除了有航天大咖来学校开展讲座,还有好多科普实践活动呢,我最最感兴趣的便是有关火箭的实践活动啦。从水火箭开始,我便解锁了好玩有料的火箭模型制作方式,直至遇见火火箭模型组装与发射。火火箭模型,顾名思义就是带火药的火箭模型。既然带火药,那它必须能“飞”啊!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加入了学校火箭社团。从那以后,我便有缘和小伙伴在一起组装火火箭。第一次组装便遇到了麻烦,材料包里的各个零件让我无从下手,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才得以渐渐熟悉。待我完整地组装完成,那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激动人心的时刻还在后头——朱老师带领我们一群火箭少年来到空旷的操场,让我们将组装好的火火箭一字排开,并将发射器与火火箭用电线连接起来。随着倒计时响起,我们一起按下了发射按钮,只见火焰喷射,火箭腾空而起,瞬间跃上了二十几米的高空,随后又伴着降落伞悠悠地飘落到地上。正是这一次次组装与发射,让我萌生了去看看火箭的心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暑假,我竟然真的看到了真实的火箭,而且踏进了火箭制造基地,心潮澎湃。在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平湖分会的组织下,我和同学们亲眼见证了火箭是如何从一块块其貌不扬的不锈钢开始,经过无数能工巧匠之手,变身成巍然矗立的大火箭的过程。朱雀二号、朱雀三号,每一枚印刻着蓝箭航天基因的大火箭,撬动起我对未来火箭的无限畅想。

  我热爱着火箭,我更热爱着每一位为火箭诞生付出大量心血的航天人,我也梦想着“火箭少年”真的蜕变成“铸箭大国工匠”。

  

  我的火箭工厂奇遇记:

  朱雀号唤醒的航天梦

  N经开实验教育集团腊梅路校区407班

  张惟则 指导老师 徐苗

  清晨,窗外的天空像洗过的蓝宝石,云朵软得像棉花糖。我蹦蹦跳跳地跳上大巴车,手心捏着妈妈给的“太空任务卡”——今天要去探秘一座真正的火箭工厂!妈妈说它叫“蓝箭航天”,光听名字就让人心跳加速。

  四十分钟后,一辆印着火箭图案的大巴稳稳停在工厂门口。两位穿银色宇航服的叔叔阿姨笑眯眯地迎接我们,他们递给我们每人一张印着星星的“太空登陆卡”,我偷偷把卡片捂在胸口,感觉自己真的要变身宇航员啦!

  我们先看了一段动画片,屏幕里的火箭像变形金刚一样拆解开来,原来它肚子里装着“液氧甲烷”燃料——叔叔说这就像火箭的“环保饭盒”,不仅能让火箭飞得更高,还能保护地球妈妈呢!我拼命点头,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神奇的知识点。

  最激动的时刻到了!我们穿上防静电衣,戴上帽子,穿上鞋套,全副武装。穿过长长的走廊,突然,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眼前——朱雀号火箭正安静地躺在厂房里!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威风,银白色的外壳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像一只随时准备展翅的神鸟。

  “它的力气可大啦!”工程师叔叔拍拍火箭的“肚子”,“等它喝饱燃料,就能一飞冲天,把好多颗卫星一起送上太空!”我踮起脚尖数着火箭上的发动机,突然幻想自己变成一只小蚂蚁,顺着那些错综复杂的管道爬进去探险……这个念头让我咯咯笑出了声。

  午餐时,李叔叔夹了块红烧肉放进我碗里:“小航天员要多吃饭哦!”他指着食堂墙上贴着的星空壁画说:“等你长大了,我们就在发射控制室见面吧!”我使劲点头。

  返程的大巴上,我紧紧攥着那张“太空登陆卡”。晚霞把云朵染成橘红色,像极了朱雀号的颜色。我偷偷许愿:希望有一天,我能坐着自己设计的火箭,去给朱雀号送“外卖”——当然是更厉害的燃料啦!

  晚上推开窗,夜空中的星星好像在对我眨眼睛。妈妈说那是朱雀号在和我打招呼。我轻轻摸了摸口袋里的小火箭徽章,突然明白:“原来我的航天梦,早就跟着今天的每一步,悄悄飞向太空啦!”

  

  我与“朱雀”面对面

  N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305班 包意然 指导老师 徐春霞

  “哇,朱雀三号,我来啦!我来看你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蓝箭航天智能制造基地。听爸爸说,这里生产的火箭都已经发射到太空了,我可要与正在研究制造的朱雀三号火箭见上一面呢!

  我们先来到了一个报告厅。工程师张老师给我们讲关于火箭的知识,我听得可认真啦!我知道了火箭由整流罩、燃料箱、级间段、发动机等组成。火箭的燃料是液氧甲烷,这些燃料是非常环保的。火焰的燃烧温度要达到2000℃~3000℃。航天员坐在整流罩里就可以到达太空。我还知道了航天和航空的区别以及火箭和卫星的种类。我如饥似渴地听着,并把这些知识记了下来。

  然后我们来到了工厂车间。我的眼前出现了许多个庞然大物——火箭的箭身。经老师介绍,我知道了箭身宽大约3.35米,现在它们是一个个分开的,但运输到发射基地后,就可以组装成高达几十米的大火箭了。再来到另一个车间,这里是制造火箭零部件的。很多工人都在车间里认真地工作,因为每一个制造环节都需要十分精密,不能出现一点点的错误。如果我以后也像他们一样制造火箭,那就要把粗心的坏习惯改一改呢!

  快要离开时,我们拿到了一张火箭登箭票。看着手中这张票,我多么盼望自己能乘上朱雀三号,到月亮上收集月壤带回地球研究啊!

  

  一场关于火箭的探险

  N黄姑实验学校601班 许思怡

  指导老师 王晓

  伙伴们,你们知道蓝箭航天吗?它可是我国最早一批民营火箭公司哦。虽然公司成立至今才短短十年,但它已经成功发射了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名声一下子传到了海外哟。听到这里,我想小伙伴们都想去蓝箭航天一探究竟吧?嘿嘿,其实我已经领先一步,早已凭借南湖晚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了蓝箭航天的大门哦。至于这体会嘛,绝对是一场从未参与过的探险之旅,令我终生难忘。

  要想踏进蓝箭航天,可不简单,首先你得签署一份保密协议哦,这是为什么呢?为的就是保护我们的铸“箭”机密不被泄露出去,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让我国的火箭制造技术不断提升。一听到这里,我爽快地签下了协议。其实关于保密这事,我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姚爱英老师就经常给我们科普关于火箭的秘密,教导我们争做爱党爱国的新时代好少年。其实,这一次火箭探险之路,我们也是沿着姚奶奶的航天科普教育精神足迹而来。

  此次带领我们前来的是南湖晚报的张卫东老师,我更愿意称他为张伯伯。张伯伯有些消瘦,但浑身透着一股干劲,两眼炯炯有神。踏进蓝箭航天基地的那一刻,张伯伯便贴心地引导我们走进每一个研学空间。就这样,在火箭工程师叔叔和张伯伯的合作下,我聆听到了关于火箭的更多秘密,也触摸到了真实的火箭箭体,被那精细的制作工艺深深折服,一道道铸造工序形成了航天艺术的协奏曲,交织在我们耳畔,回响于我们心田。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也一直在想象着有朝一日我也能够搭载蓝箭航天的朱雀系列火箭遨游于深不可测的宇宙。手握科学家叔叔给予我的研学结业证书,我闭上了眼睛——“思怡,欢迎来到火箭星球,这是五十年后的世界。”伴着一阵洪亮的话语声,我慢慢睁开了眼睛,眼前到处是印有中国国旗的各类火箭,将一大片广场包围了起来。我惊讶地问着眼前身穿航天服的航天员,“这些火箭都发挥过哪些作用呢?”在航天员的讲解下,我惊讶于它们已经为我国的登月、探火、问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我睁开眼睛的一刹那,我心头点燃了奔向祖国航天事业的满腔斗志,我希望长大后能够参与研制属于中国的大火箭,一起探索这满天的星斗!

  

  一张登箭票的畅想

  N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503班 谢意忱 指导老师 包仁燕

  宋令东叔叔边打开舱门,边笑着对我们说:“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空间站。你们是第一批登上空间站的学生。本次参观考察已经准备就绪,大家往前走,航天员叔叔阿姨会依次向大家介绍。”我走进空间站,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一个集工作、实验、娱乐、休息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整个装修风格中都融入了中国元素:红木餐桌、墙上挂着的大中国结,门上贴着龙年对联和福字。

  我先来到动植物实验区,这里有许多机器在发着光,嘀嘀地叫着,其中一个柜子上种着草莓,一个个草莓又大又红,和我的手掌一般大小。翟志刚叔叔停下手中的实验,告诉我们:“从地球上带来的3000多种植物都在这里成功地发芽生长了。我们正在研究动物育种。”我赶紧把我的同行伙伴——蓝猫“小贝”递给了翟志刚叔叔,让他看看“小贝”的小宝宝是否可以诞生在空间站里。

  接着,我来到娱乐锻炼区。这里有自行车,有单杠,有乒乓球运动区。王亚平阿姨正脚踏自行车,对我说:“快来一起运动吧!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还能让我们比在地球上更健康呢!”我抓住一根单杠,就像一台发动机一样绕着单杠转起来,差点把我转晕。乒乓球的打法更特别,我只需要手握重力板,对着屏幕中的球挥舞就可以了,不过我用力过猛,绕着重力板转了几圈才停下。唉,到底是初来乍到,这失重的环境对我来说有点难适应。

  还没缓过神来,叶光富叔叔递给了我许多包餐点。他对我说:“快补充些营养吧。不过,吃的时候,不要掉出残渣来破坏我们这里的精密仪器哦。”我照着规定,品尝了一块面包,一块牛肉干和一包蔬菜水果冻干,还从袋子里吸了点果汁,简直像在地球上吃大餐一样。

  这时,又传来关于“小贝”成功生下两只小猫的消息,大家都开心极了!因为这是太空里第一次诞生动物新生命,创造了历史奇迹!它们接下来会留在太空,配合翟志刚叔叔做更多关于动物的实验。

  参观即将结束,宋令东叔叔再次开启舱门,我们一群人拿着登箭票来到了返回舱。“轰”随着一声巨响,我们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大地之上。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大梦一场啊!我的手里还拿着蓝箭航天的叔叔给我的那张可爱的登箭票呢!真希望在“朱雀10号”飞天的时候,我就是它的乘客啊!

  

  以梦为票,

  奔赴星辰之约

  N黄姑实验学校504班 张子瑶

  指导老师 王 晓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而航天梦始终是中华文明长河中那道璀璨的星光。这个暑假,我有幸以小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蓝箭航天科普之旅。

  步入基地内部,数字化展陈将航天科普知识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从人类仰望星空的古老憧憬,到现代航天的跨越式发展,展区串联起航天文明的脉络。在这里,我既饱览了世界航天的伟大进程,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腾飞的奋斗轨迹。当科学家叔叔点开科普视频的那一刻,轰鸣的音效与逼真的画面,让小记者们仿若置身发射现场,内心扑腾起一股火焰。

  科普课堂上,我们的火箭工程师叔叔以朱雀火箭为切入点,向我们这群孩子一一介绍了火箭构造、发动机原理等专业知识,让我们初步理解了航天科技对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整堂科普课堂中还穿插着动画演示,将复杂的燃料循环系统、姿态控制原理拆解为动态画面,让原本高深莫测的火箭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十分贴合我们的胃口。

  此行最震撼的要数火箭制造车间的实地参观。巨大箭体巍然横卧在车间里,里面每一个复杂精密的零部件都凝聚着全体火箭人的匠心和智慧。我们边走边参观,而且火箭工程师叔叔还详细讲解了从设计到组装的精密工序,使我再次感受到航天工程的严谨与科学性。走进装配区,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技术人员运用激光定位系统校准部件,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别,让我们叹为观止。

  这场蓝箭航天科普之旅,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梦想的启航。它让航天精神深植人心,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怀揣梦想,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之约。当我们离开展馆时,还是忍不住驻足回望,小记者们的眼中更是闪烁着对宇宙的向往——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也将成为探索深空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