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以“马拉松式”的创新精神 为百姓带来美好生活享受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6版:嘉兴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韩瑜超 通讯员 朱俊怡

  ●人物名片

  姓名:林圣全

  年龄:51岁

  职业工种:钳工

  技能等级:高级技师

  工作单位: 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技能感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持对科研的激情和坚持,才能最终有所收获。

  

  占地面积7740多平方米,配备了各类检测设备,拥有先进的数控冲剪复合机、数控多边折弯机和各类规格仪表车床、冲床、自动生产流水线及测试设备等——当记者来到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林圣全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领办人的林圣全正聚精会神地带着青年工程师们做取暖器的热性能测试。

  作为公司的研发中心总监,20多年间,林圣全负责企业产品的工业设计及新产品开发工作,带领团队以“马拉松式”的创新精神,为大众带来美好生活享受的同时,让企业一直处于集成吊顶行业领跑状态,并为行业发展制定了许多前瞻性的标准和规范。

  

  精益求精

  让企业“领跑”行业

  林圣全是温州瑞安人,机械设计专业毕业,2008年来到友邦时,集成吊顶发展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主要应用于厨卫。他告诉记者,集成吊顶概念的提出,就是要人性化地解决原来传统吊顶中的缺陷,“它把吊顶分模块设计,让换气、取暖、照明等电器装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产品外观设计上,林圣全抓住每个小细节,哪怕是一个小螺丝钉也不放过,一丝不苟只求精湛、完美。20多年来,他深谙“以人为本”是相关设计和产品研发的灵魂,坚持“三不”原则:与品质违背的材料坚决不用,与健康冲突的工艺坚决不用,与美学相悖的元素坚决不用。

  回望来时奋斗路,林圣全和他的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在市场中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竞争优势。他回忆说,曾有一款宝宝取暖器,他们花了不少精力,要改变的是取暖距离短、覆盖范围小、头热脚凉等问题。经过精益求精的努力,产品不但满足了年轻家庭需要,也成为行业发展中的一大创新。

  类似的改进和研发比比皆是,诸多行业“第一”的诞生,就是林圣全及其团队匠心筑梦的最好注脚。林圣全及其团队不断开发的一代代行业首创产品,推动着行业进步,也为友邦公司成为第一家集成吊顶A股上市企业及行业缔造者与领导者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目前,工作室累计拥有专利1300余项,输出行业标准26项,5项国家标准,主持13项行业或团体标准,参编8项行业或团体标准。

  痴迷科研

  坚持创新“长跑”

  林圣全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作为科研工作者,他更明白,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拥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中,每一个环节他都会把关和深入研究,争取把产品做到最优化。

  “林老师总会带着我们不遗余力地去钻研和开拓,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会通宵达旦。”工作室成员薛峰说,每每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带给人们更多便利和享受时,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行业,并且乐此不疲。

  多年在集成吊顶领域摸爬滚打,林圣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他总觉得,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对行业的发展微不足道,所以他毫无保留地与伙伴分享经验,“这是团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促进。”

  坚持创新“长跑”,自然少不了平台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据悉,友邦每年给予充裕的研发经费投入用于工作室研究开发新产品,2019年至2023年累计费用14744.59万元。

  工作室通过与企业、高校及机构开展长期研发合作,为研发中心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注入了持续动力。同时,为了使工作室成员理论基础与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还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表,专门聘请专家授课,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课程非常具有针对性,让工作室成员们获益匪浅。“政府和人社部门的政策扶持,可以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耕耘、开垦,把更好的技术、工艺和产品推广到全球,让更多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