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吴晓宇
通 讯 员 叶晨辉
本报讯 昨天,《嘉兴市贯彻落实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举行,确立了“1+7+18”实施体系,以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为载体,助力长三角高能级全面开放新高地建设。
近年来,嘉兴认真贯彻落实世界一流强港、高水平交通强省等重大部署,以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为载体,嘉兴港和嘉兴内河港两大亿吨港口组合优势不断放大,航运基础设施提能升级,全市通航里程、高等级航道里程、航道密度等重要指标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今年5月,浙江省政府印发的《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实施意见》正式实施。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内河航运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航运浙江”实施意见落地落实,嘉兴结合实际,在面向社会大众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嘉兴市贯彻落实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确立了“1+7+18”实施体系,即围绕“全面建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的目标定位,提出了7大重点任务和18项具体措施:
加快航道提级扩能。包括实施“扩能升级”干线提升工程,谋划“通港达园”短支航道工程2项举措;
提升港口规模能级。包括建设千吨级内河公用作业区、打造现代化内河港口、培育规范化港口企业3项举措;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包括推动沿海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内河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海港河港一体化发展3项举措;
迭代升级运输装备。包括做优内河船舶运力结构、加快船舶产业发展、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3项举措;
促进交旅融合发展。包括提升旅游航道、打造精品航线2项举措;
建设绿色低碳航运示范。包括打造绿色廊道示范航线、打造低碳绿色内河港口2项举措;
推动智慧安全转型。包括推进智慧航道建设、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安全治理水平3项举措。
根据《实施方案》,嘉兴的目标是:到2030年,干线航道通达85%以上省级及以上产业平台,建成20个以上大型公共作业区,支撑服务一批内河临港物流园区,内河航运智慧化、绿色化水平迈向新高度,实现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的高质量转变。到2035年,全面建成“畅通高效、功能完善、绿色智慧、平安经济”的现代化内河航运示范标杆,海河联运总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