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藏不住的汗水 看得见的担当

日期:08-07
字号:
版面:第02版:闪光的夏天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杨 柳 摄影记者 杨钦朝

  

  采访对象:桑旦曲珍,24岁,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南湖景区女子执法队队员

  

  采访地点:南湖景区女子执法队辖区、南湖景区周边

  

  高温感言:今年5月,我加入了南湖景区女子执法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名守护者。从整理非机动车到劝离流动摊贩,从处置违法垂钓到维护景区秩序,我的脚步踏遍了南湖景区的每一个角落。每天两趟巡逻,上午迎着朝阳,下午顶着烈日,汗水浸湿了制服,心里却格外踏实。看着景区在大家的努力下越来越整洁、和谐,我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高温下的坚守,不仅是履行自己的职责,更给我带来了自豪感。我要和队友们继续用脚步丈量这片美丽的土地,让南湖景区的每一天都秩序井然、温暖如初。

  

  三伏天的日头格外毒辣,午后的柏油路面被晒得发烫,蒸腾的热浪裹挟着潮气扑面而来,连空气都变得黏稠。走到鸳湖路附近,桑旦曲珍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制服后背早已洇出一片深色痕迹。她眯起眼望向远处——几辆共享电动车歪歪扭扭地横在人行道上,车轮还压着盲道。

  这个梳着粗黑辫子的藏族姑娘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手握住车把一手拎起车座猛地一提,沉重的电动车便稳稳停进了停车框内。同行的队友刚要帮忙,她已经利落地排好了第二辆电动车。“我们高原上的牛粪筐可比这个重多啦!”她笑着说,被晒得泛红的脸颊上还沾着一道不知在哪儿蹭上的灰印。

  

  巡逻中的“火眼金睛”

  

  上午8点半,桑旦曲珍准时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暑期的南湖景区正是游客前来游玩的高峰时期,尽管烈日炎炎,但她的脚步丝毫不敢放慢——景区周边的流动摊贩往往在这个时段出没。

  “师傅,这里不能摆摊,请您配合一下,去别处售卖。”桑旦曲珍耐心地劝说着。面对个别摊贩的不理解,她总是保持微笑、耐心解释,直到对方收起摊子,移步到合规的经营区域。巡逻的路上,她还不忘留意每一处细节,无论是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还是没有拴好牵引绳的犬只,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总是第一时间上前处理,确保游客们能够获得最佳的游览体验。

  正午的湖面泛着刺眼的光,桑旦曲珍刚拿起水杯喝了口水,工作群就弹出一条消息“长生桥北侧200米处有人违规垂钓”。她匆匆盖上杯盖,就和队友风风火火地赶往事发地。“你好,根据《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规定,这片水域是南湖核心水域,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严禁在此垂钓,请立即收竿,并配合我们处理。”站在灼热的湖岸边,桑旦曲珍额头的汗珠不断滚落,她眯起被阳光刺得生疼的眼睛,仔细记录当事人的信息。

  “请在这里签字确认。”她将文书递给垂钓者,声音虽然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以后请到合规垂钓区钓鱼,保护南湖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说完,她又细心地指了指文书上的注意事项,确保对方完全理解。

  看着垂钓者收拾渔具离开,桑旦曲珍才发现制服后背已经湿透。她轻轻扯了扯衣领透气,转头对队友说:“我们再沿湖巡查一圈,看看有没有其他违规垂钓的情况。”正午的太阳越发毒辣,但她依然挺直腰板,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巡逻。

  

  高温下的“油烟侦探”

  

  室外温度已达37℃,地面温度逼近50℃。桑旦曲珍刚结束上午的巡逻工作,准备吃午饭,手机突然响起——“市民投诉放鹤洲路某餐饮店油烟扰民,请立即前往核查。”顾不上吃午饭,她立即带上执法记录仪,和3名同事赶往现场。

  “你好,我们是南湖景区女子执法队的,接到投诉来检查油烟净化装置使用情况。”桑旦曲珍向该餐饮店经理说明情况后,径直走向厨房。推开厨房门的刹那,一股混合着油烟的热浪迎面袭来,温度计显示此时厨房内的温度为42℃。

  弯腰、踮脚、俯身……桑旦曲珍在闷热的厨房里来回走动,仔细检查油烟净化装置的安装位置、运行状态和清洗记录。汗水顺着她的脸颊不断滑落,制服后背已经湿透,紧贴在身上。

  “净化器要定期清洗,这个滤网已经积了较厚的油污,后续经营过程中要保持开启,确保不会造成油烟污染。”高温下,油烟机的金属外壳烫得吓人,但她仍坚持完成每一项检查。

  餐饮店经理被这位藏族姑娘的敬业精神感动:“这么热的天还来检查,真是不容易,我们一定按要求落实。”临走时,细心的桑旦曲珍还提醒店主注意防暑降温,建议错峰进行油烟净化设备的清洗维护。

  回到执法车上,桑旦曲珍一口气喝掉半瓶矿泉水。“天气太热了,每次出外勤都是对我们的考验。”她擦了擦汗,又接着说,“但只要能确保市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再苦再累也值得。”队友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尽管车内的空调已经开到最大,但身上的暑气却没有消散。稍作休息后,她们又驱车赶往下一个巡逻点。南湖景区女子执法队队长周桥告诉记者,桑旦曲珍虽然入职才3个月,但工作特别认真,她总说“这点高温算不了什么”。

  

  烈日下的“生命守护”

  

  蒋水港作为嘉兴市区的一条亲水河道,每年盛夏都会吸引大量市民前来游泳消暑。虽然岸边配备了专业救生员,但河道地形复杂,水深变化大,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桑旦曲珍每天要在这里巡逻3个小时以上,步行超过1万步。

  “小朋友,把救生圈戴好再下水。”桑旦曲珍蹲下身,帮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调整救生装备。烈日下,她的脸颊被晒得通红,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滚烫的石板上,瞬间蒸发。

  步巡过程中,她不仅要劝阻人们的危险行为,还要检查救生设备是否完好、警示标志是否清晰。遇到不熟悉水性的游客,她总会多叮嘱几句。“有些老人家觉得自己水性好,但天气这么热,很容易抽筋。”说着,她快步走向几位正在深水区游泳的老人。

  下午4点,地面温度超过50℃,桑旦曲珍已经在户外连续工作了2个多小时。队友们劝她休息一下,她却说:“再等等,这会儿来游泳的人最多。”

  夕阳西下,游泳的市民逐渐散去。桑旦曲珍结束了一天的巡逻,虽然身体疲惫,但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她知道,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是守护市民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

  

  在40℃的滚烫石板路上,这个梳着粗辫子的藏族姑娘制服后背早已结出盐霜,却仍能笑着提起沉重的共享电动车。她说,高原的阳光给了她耐热的体质,记者却在她晒伤的鼻尖上看到了一份超越体能的坚韧。

  跟随她工作时,最触动记者的是她检查油烟净化器时的一个细节:42℃的厨房里,她踮脚查看滤网,汗珠坠在油污上绽开细小的油花。

  当城市在热浪中昏昏欲睡,这群城市守护者却用1万多步的日行轨迹,在柏油路上写下无声的守护誓言。她们总说“这不算什么”,但那些被她们扶正的共享单车、劝离的垂钓者、系紧的救生圈,都在诉说着一句话——最动人的坚守,往往藏在被汗水模糊的笑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