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志】
虎皮凤爪
N万小红
“凤爪”,即是鸡爪的美称。原先我并不爱吃鸡爪,可后来却狠狠喜欢上了,特别是“虎皮凤爪”。虎皮和凤爪,听起来井水不犯河水,可连在一起,既有诗意又有种虎嗅蔷薇的味道。
原因无他,喜欢这个名字,继而喜欢上了这个美食。那色泽饱满、皮酥肉嫩的鸡爪吃起来鲜香浓郁,越嚼越有劲,越嚼越香。经过很多次的实验,包括成功的、失败的,现在我做这道菜已经算是炉火纯青了。
去菜场专门挑那种冰鲜没浸过药水的鸡爪,大小适中,不胖不瘦。回来给剪了鸡指甲,用食用小苏打和几片生姜浸泡半小时去腥,下锅焯水。时间不宜过长,起沫变色就好,热水冲洗干净后用干毛巾吸水待用。油锅倒上菜油,一定要宽油,这些都是由失败的经验总结而来。有一次油少了些,油炸效果非常不好,焦的焦,生的生,最后直接影响了菜的品相和味道。
油锅渐渐升温,把筷子放进后起了密密麻麻的油泡,直接把晾干的还热乎的鸡爪倒进油锅里。为啥强调要热乎,是因为凉掉的肉类再去油炸或者蒸煮,那肉质就比较柴,不容易烧酥,口感直接降级。此时,重点来了,倒进后一定要眼疾手快把锅盖盖上,不能有哪怕一秒的迟疑。刹那间,只听见油锅里像放起了鞭炮,又像是机关枪的声音,偶尔还来一阵迫击炮的响声,“乒乒!乓乓!”“彭!彭!”声音又密又急,简直像千军万马上战场一样。那锅盖也一震一震,仿佛顶不住压力马上要掀开来了。饶是我口罩、眼镜、长袖保护,还用另一个锅盖挡着脸部,也不由得让人胆战心惊,任由锅里各种状况也绝不敢上前去查看。
这道程序在制作过程中算是最危险的一步,搞不好毁容就在一瞬间。过了有一两分钟的模样,油炸声渐渐小了下来,最危险的时候已过。用筷子把鸡爪翻了个,发现一面已经金黄剔透,开小火,连续翻几次,直到鸡爪表面散发出金黄的色泽和迷人的香气后捞出备用。
这时候,早已准备好了一大盆凉白开,加上几块自己做的冰块,把鸡爪倒进冰水中,敷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其间,过一小时加一次冰块,保持冰冷的状态。其实,虎皮鸡爪的原理就是通过高温油炸,使表皮水分蒸发,收缩形成气泡,再经过冰水浸泡,热胀冷缩,表皮彻底绽开,形成蓬松的虎皮状纹理,到这个样子就成功了一大半。经过半天左右的浸泡,揭开保鲜膜的一刻,真是有点惊艳的感觉。一个个金黄的鸡爪上赫然完美呈现出虎皮的纹理,这次也顺利成功了。接下去的一步不算复杂,用八角、桂皮、干辣椒、生姜、蒜头、葱白等提香的食材,再加上老抽、生抽、料酒、冰糖、食盐等提味的调料,倒上热水,没入鸡爪,中火二十分钟后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就可以了。
色香味俱佳的“虎皮凤爪”上桌了。
赶紧抓一个尝尝?且慢,先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晒晒吧。
要说味道好不好,那天电饭锅里的饭一扫而光,因为家人们个个都吃了两碗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