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竺军伟 通讯员 朱俊怡
●人物名片
姓名:蒋月亚
年龄:55岁
职业工种:纺织染色工
技能等级:高级技师
工作单位:浙江恒生印染有限公司
技能感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必须专一行;专一行方有精一行;精一行才能吃一行。
墙上挂满了“嘉兴市企业技术中心”“海宁市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工作室”等荣誉铜牌以及诸多国家专利证书;工作室内,自动滴液机、测色仪、日晒色牢度试验仪、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等几十台试验设备和仪器摆放有序,身穿工作服的研发人员正在埋头研发新产品……
这是位于海宁市浙江恒生印染有限公司的蒋月亚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外人看来,这间工作室跟其他企业的研发中心并无不同,但事实上,该工作室不仅入选了今年的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还先后培养出100多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
一间工作室
创造2亿多元经济效益
蒋月亚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蒋月亚是江苏盐城人,199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盐城市印染厂,从车间一线工人做起,先后担任技术员、班长、生技部经理等职。
2006年,他加入浙江恒生印染有限公司,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在之后的19年里,蒋月亚从一名纯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为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在2017年被评为正高级工程师,在2023年被评为“浙江大工匠”。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可一个人不管多厉害,力量都是有限的。”在研发中,蒋月亚渐渐认识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组建技术人才团队是关键。于是,2012年,蒋月亚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超高的研发效率,印证了蒋月亚的说法。2017年,企业为开拓市场决定研发一款高难度的印花新产品。“这款产品涉及印花、拔染、烫金等多种工艺,而且这些工艺还互相冲突。”蒋月亚说,工作室接到研发任务后,团队成员群策群力,在工艺和设备组合上下功夫,经过2个多月的试样,最终这款产品成功面世。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打开市场,多次参加全国展会,企业也因此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三等奖。
这样的创新故事在工作室已成为常态。目前,蒋月亚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累计获得32项国家专利,包括5项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外观专利。尤为突出的是,工作室已为企业创造了超过2亿元的经济效益。
一个新目标
打造国家级平台
作为工作室的“领头羊”,哪怕如今已成为技术总监,蒋月亚依然活跃在研发一线,承担着企业的技术攻关重任。
蒋月亚常常跟工作室的同事说,作为技术人员,必须扎根车间,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更在现场,才能真正为公司创造更大效益。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蒋月亚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先后承担26项省级新产品及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取得20余项省级科技成果,荣获4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十大科技成果奖,并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与此同时,身为染整工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纺织染色工高级技师,蒋月亚还把工作室变成了“传帮带”的重要平台,他将自己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倾囊相授,培养出8名高级技师、30多名工程师和技师、60多名高级工,为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储备了大量人才。
令蒋月亚感动的是,工作室的建设不仅得到了企业的支持,更得到了嘉兴和海宁两级人社部门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两级人社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对我们工作室的建设展开指导,还为工作室制度评价、培训等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为工作室发挥作用提供了很大帮助。”蒋月亚说。
成绩属于过去,对于工作室未来的发展,蒋月亚有明确的规划和打算。“工作室的首要任务是科技攻关,帮助车间解决问题。”蒋月亚说,此外,工作室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平台,通过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今后,工作室将继续从这两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国家级工作室,帮助企业创造更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