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生命之初的馈赠: 母乳喂养,一场爱的双向奔赴

日期:08-05
字号:
版面:第09版:健康嘉兴       上一篇    下一篇

  N记者 朱静燕

  □医学指导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 顾水琴

  

  当新生儿呱呱坠地,一种天然的温暖链接便悄然启动——母乳喂养。然而,在现实中,母乳喂养这一生命最初最珍贵的礼物,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每年8月1日至7日的“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旨在唤醒全球对这一自然馈赠的重视与支持,推动母乳喂养成为社会共识。

  今年8月1至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

  

  母乳是婴儿的“液体黄金”

  

  “母乳是婴儿出生后最佳的营养来源。”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顾水琴说,母乳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乳糖、维生素和矿物质,比例科学、结构天然,是最适合婴儿肠道吸收的食物,能够满足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的全部营养需要。

  同时,顾水琴强调,母乳不仅是婴儿的“液体黄金”,而且还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剂疫苗”。她把母乳形容为“液体黄金”,因为母乳中含有超过200种活性成分,其中,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益生菌等,能直接帮助婴儿建立肠道和全身免疫屏障。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母乳中的抗体可覆盖约大部分常见病原体,能有效降低腹泻、肺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母乳中的免疫调节因子有助于提升宝宝免疫系统,降低发生湿疹、食物过敏、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尤其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更为重要;母乳喂养还有助于降低宝宝在儿童期和成年期罹患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此外,母乳对婴儿大脑发育也至关重要,因为母乳中天然富含DHA、胆碱等神经系统发育所需的关键物质。相关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孩子在语言、认知、学习能力等方面表现更好。

  正是因为这份“生命最初的馈赠”的珍贵,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启动母乳喂养,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从婴儿6个月起,可合理添加辅食,有条件的可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及以上。

  业界认为,母乳成分随产后不同时期而有所改变,产后最初几天的初乳虽量少但营养成分含量最高,不仅能在婴儿肠道迅速构建“免疫屏障”,而且能让剖宫产宝宝也能获得近似顺产的菌群保护;哺乳第1周的母乳以乳糖和蛋白质为主,助力器官发育;第2周后,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上升,满足快速生长的能量需求;6个月后,母乳中的抗体浓度持续稳定,为添加辅食期保驾护航。

  “这种‘个性化供给’,是任何配方奶粉都无法模拟的。”顾水琴呼吁说,每一位母亲的乳汁,都是为自己的宝宝量身定制的“珍贵礼物”,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通过母乳喂养获得健康成长的“第一份保障”。

  

  母乳喂养,宝宝的第一份安全感

  

  母乳不仅能满足宝宝的生理营养,更能满足宝宝的心理营养,母乳喂养有助于建立母婴安全依恋,这是宝宝来到世界的第一份安全感。

  “二胎妈妈”李女士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没有母乳喂养,为孩子准备的是配方奶粉。“后来发现孩子比较难带,体质也不算很好,容易生病。”李女士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习母乳喂养的知识,而且了解到亲自喂养宝宝有助于宝宝心理健康发展。二宝出生时,李女士就坚决选择了母乳喂养,二宝照顾到现在情绪就一直很稳定、很好带,也不容易感冒发烧,身体素质也比大宝更好,“现在切身体会到我和二宝都是母乳喂养的受益者。”

  顾水琴表示,对于宝宝来说,除了营养优势,母乳喂养的心理价值同样不可替代。“母乳喂养的宝宝往往情绪更稳定,长大后更乐观和自信。”她说,因为母乳喂养不仅能满足孩子生理上的需求,更能在心理层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通过提供安全感、建立情感链接、稳定情绪状态、促进认知发展等,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孩子被母亲温暖的怀抱环绕,能感受到母亲的体温和熟悉的气味,这种身体上的亲密接触,如同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小世界,让孩子在面对陌生的外界环境时,内心充满了安全感。“这种肌肤相亲的安全感,是宝宝早期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石。”顾水琴说道。

  而母乳喂养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独特的互动方式,母亲温柔的眼神、轻声的安抚,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深深的爱意,这种情感的交流和传递,有助于在孩子和母亲之间建立起紧密而深厚的情感链接,对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母乳喂养有助于亲子依恋关系形成,这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起点’,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顾水琴表示。

  同时,每当宝宝感到饥饿、烦躁或者哭闹不安时,母乳喂养可以迅速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因为哺乳过程中的肌肤接触、眼光交流、妈妈的气味使宝宝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让孩子重新恢复平静和愉悦。

  另外,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孩子会专注地观察母亲的面部表情、倾听母亲的声音,这种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有助于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让孩子在与母亲的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探索,为今后的认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心理呵护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一直呼吁母亲尽可能地选择母乳喂养,不要错过和宝宝建立安全依恋的最好时期。”顾水琴强调道。

  

  它是母子共益的“爱的双向奔赴”

  

  顾水琴认为,母乳喂养从不是“母亲单方面的付出”,而是生命进化中设计的一场“爱的双向奔赴”。

  对于宝宝来说,母乳喂养够强化母婴情感纽带,在心理层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同样的,母乳喂养对于母亲同样意义非凡:产后即刻哺乳能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风险;每天哺乳消耗约500大卡热量,帮助母亲更快恢复孕前体重;更关键的是,哺乳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还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及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且经济、安全又方便。此外,肌肤接触、眼神交流的哺乳过程,在促进母婴情感联结的同时,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此外,采用母乳喂养对家庭及社会也有益处,比如减少人工喂养费用及人力;减少婴幼儿医疗开支;有利于女性职工情绪稳定;对于年轻母亲心智的成熟、家庭和谐等方面也都有益处。

  “母乳喂养是我们人生第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促进母婴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顾水琴介绍说,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国内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约为29%,尽管母乳的科学优势已被反复验证,但现实中“母乳喂养难”仍是许多家庭的痛点。

  问题的背后是多重挑战的叠加,比如母乳喂养的科普知识没有普及,职场妈妈因哺乳假不足、工作场所缺乏母婴室等压力被迫提前断奶;或部分家庭依赖传统经验,或受配方奶营销误导,误判母乳不足……“母乳喂养不仅仅是‘母亲和宝宝之间的事’,我们倡导家庭和全社会共同支持母乳喂养,推动形成母乳喂养社会暖链行动,让更多宝宝享受到这份天然、珍贵的生命礼物。”顾水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