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遥控一按,万元入袋! 为何“甜头”终成为“苦头”?

日期:02-21
字号:
版面:第07版:热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 讯 员 张 萍 朱晓鸣

  

  本报讯 企业与收购商之间的合作,本应互利共赢携手前行。然而,谁能料到,一男子在海宁某企业收购铝粉时,居然妄用“科技”为自己的钱包“增重”。最近,随着该男子在上海被海宁警方擒获,他终于尝到了不诚信经营和妄用“科技”的苦果!

  安徽男子李某今年35岁,是一名搞收购的货车司机。2023年,他经朋友介绍,进入海宁的铝粉收购行业,和当地一家企业做起了买卖。这生意的流程其实挺简单,每次李某前来收购,都是先将空车上地磅秤一称,接着装满铝粉,再去过磅结算,毕竟每吨铝粉能卖1.5万元左右的高价,大家都不敢马虎。

  起初,李某怀揣梦想,诚信经营,和海宁这家企业处得还可以,所以企业也愿意将铝粉一直卖给他。但到了2024年5月,随着市场的波动,铝粉收购价突然上涨,加之其他因素影响,李某的成本大幅提升,利润被挤得所剩无几。李某觉得自己越干越苦,腰包却越来越扁,时常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辛辛苦苦跑一趟,咋就赚不到钱呢?”

  就在李某为此发愁之际,他居然想到“科技创新”——不过,这是一项“歪创新”!在挖空心思搞来一个“神奇”的高科技小玩意儿后,李某只要去企业装货便会带着它。有了这遥控小玩意儿发力,李某在称重时轻按遥控按钮,地磅上的铝粉重量就会缩减1.2吨,这可是一笔万元的收入啊!

  尝到第一次“甜头”后,李某乐此不疲,每次去企业收铝粉都要带上这个小玩意儿,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在称重时悄悄按下口袋里的遥控器,如法炮制了数十次。

  “我们销售了不少铝粉,重量却怎么对也对不牢??”最近,这家一直和李某做生意的企业发现账对不牢后紧急报警,海宁市公安局袁花派出所民警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迅速侦查,发现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此后,尽管李某潜藏到上海,民警还是赶赴上海将其成功擒获。

  目前,李某已经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他的发财美梦彻底破碎,他歪用科技换来的“甜头”终成为“苦头”,等待他的将是冰冷的铁窗。

  在此,警方郑重提醒广大企业和从业者:在商业活动中,务必保持诚信经营的底线,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取私利的行为,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