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戴瑞雪
通 讯 员 朱天一 杨煜波 汤 洁
本报讯 眼下,南湖区新丰镇的近万亩生姜陆续开种,农户纷纷按下“农忙键”,只为种出好“姜”来。
昨天清晨6点,新丰镇镇北村新承家庭农场的生姜种植户何泷早早进入生姜大棚,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开沟、施肥,各项种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还在做准备工作,再过三四天就可以种了。今年一共是10亩,两到三天能全部种好。”何泷告诉记者,2024年生姜的收购价格还不错,所以今年他扩大了生姜种植规模,“去年只有3个棚,今年增加到10个,另外还有2亩露地姜,等天气暖和一点就可以种下去了。”望着一个个生姜大棚,何泷对未来的收获充满期盼。
而在净相村琪琪家庭农场,种姜大户陈建根的20亩大棚生姜已经种植完毕。这几天,他正忙着巡查大棚生姜的出芽情况,“现在大棚里已经种好了,正在陆续出芽。”
陈建根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种植准备工作开始得更早一些,整理田地、大棚覆膜、翻土施肥,经过细致又充分的准备后,他在1月上旬就启动了生姜种植。
“我们有一棚两膜、两棚三膜和三棚四膜这几种形式,可以错开生姜的生长时间和上市时间。”陈建根介绍,生姜具有产量高、易管理、生长周期短等优点,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加之近年来栽培模式的改进和喷滴灌等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新丰生姜成功打破了气候、环境等多重因素的束缚,“以前生姜要到7月份才能上市,这几年已经提前到了5月份,上市早,价格自然卖得高。”
在大棚里巡查一圈,陈建根看到个别种姜已经陆续出芽了,“这些就要及时把薄膜掀开,不然芽点容易被烫坏。”他一边说一边忙活着。看顾好大棚生姜的同时,他还在为更新大棚的智能机械设备做准备,“去年大棚里安装了运输轨道和电热丝生姜烘芽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培育的姜种质量也更好。今年考虑增加一些设备,等到5月份第一波生姜上市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陈建根说。
据了解,新丰的生姜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600多年栽培历史,但直到近几年,生姜产业才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2010年,新丰当地的生姜种植面积不过2000亩。随着大量生猪养殖户的转型转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新丰生姜的种植面积迅速增长。”新丰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种植面积扩大了,但新丰生姜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加持下,新丰生姜上市时间提早了,不仅形成价格优势,销售周期也大大延长。此外,姜苗品质和产量也逐年提升,亩均收益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如今,在新丰,像何泷和陈建根这样的生姜种植户超1800户,全镇生姜种植面积有近1万亩。“姜的品质好,市场上比较热销,今年全镇生姜的种植面积将保持稳定,产量预计在1.3万吨左右,占全省总产量的一半。”新丰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丰生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今年预计生姜相关产业总产值超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