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日期:02-20
字号:
版面:第11版:山海经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话】

  名人与春联(下)

  N俞富江

  说的是明太祖金陵登基那年除夕,朱元璋酷爱对联,命令所有百姓门上都要贴春联。第二天,他微服出访,一路上看见家家户户都已贴好春联,一派节日气氛。当他发现有一户人家门上没贴春联,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家从事杀猪和劁猪的营生,过年特别忙,又不识字,还没来得及请人书写春联。朱元璋听后,就立即叫侍从拿来笔墨纸砚,当即挥毫为这家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对联既点明了主人家的职业,又讲究对仗、平仄,是一副难得的妙联,可见太祖皇帝颇通文墨。屠户一家知道是皇帝写的对联后,把它视为珍品高挂在中堂,至今传为佳话。

  祝枝山是明代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有一年除夕,祝枝山为一富户写了两副春联。提笔在大门写了一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在侧门写:“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富户一看,气得脸都发绿,将祝枝山告到县衙。祝枝山大呼冤枉,他随即拿起笔,在那两副春联上加了几个标点,两副春联立马变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这是多么好的春联呀。富户这才转怒为喜,并大为称赞。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除夕那天为一个不识字的贾财主写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他写好后念给财主听,主人听后很不高兴:“天增岁月人增寿,穷人也能增寿吗?给我改成我娘增寿。”蒲松龄听罢又笑又气,当即挥毫改了春联。当亲朋乡邻看到贾财主家的这副春联时,无不捧腹大笑,原来蒲松龄将春联改成:“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文章书画名满天下的郑板桥,幽默潇洒。相传有一年春节前夕,他正在乡村欣赏景致,忽然听见有人说话,原来是两位农妇在河边洗衣对歌。甲妇看见春风吹过,柳枝在风中摆动,呼呼响,脱口唱道:“春风呼呼梳杨柳。”乙妇看看四周,田里麦苗还带着昨夜的雨珠,好像绿了许多,便接口对道:“夜雨偷偷浇禾苗。”郑板桥听后,拍手叫好:“两位大嫂好口才!”随即将两位农妇的对歌改成一副春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经郑板桥这么一改,两位农妇高兴得手舞足蹈,荣耀得不得了。村民读罢,无不拍手称绝。

  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路过某城,时值除夕。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春联,乾隆这一路看得不亦乐乎。唯见一家鞋铺十分冷落,遂到门前问原因。鞋匠说生意不好。乾隆说,你拿纸笔,我替你写副对联贴在门上,生意就会好起来。乾隆御笔一挥,一副对联写就,上联:“大鞋楦,小鞋楦,楦楦砸出穷鬼去。”下联:“麻线绳,棉线绳,绳绳引进财神来。”横批:“由贫变富。”乾隆为鞋铺写对联的消息传开后,鞋铺声名鹊起,果然生意兴隆。

  纪晓岚是清代学者、文学家。传说有一次,他春节回乡探亲,乡里有一户人家请他写对联,于是他写了一副对联云:“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还加了个横批:“先斩后奏。”后来乾隆皇帝出巡,看到这副对联后大怒:“何方大胆刁民,竟敢如此狂妄!”传旨立即将户主带来。户主交代春联乃大学士纪晓岚所书,乾隆恨纪晓岚大逆不道、欺君罔上,立即召其对质。纪晓岚不慌不忙道出原委。原来这户人家有弟兄三人,老大专做爆竹,老二负责收粮食(统计斗数),老三卖烧鸡,可不就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外加‘先斩后奏’。”“我写得句句属实,何罪之有啊?”乾隆听了,哈哈大笑。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郭沫若撰写的春联“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是他二十岁为家乡亲友所写,此联对辛亥革命的胜利表达了欢欣之情,引古论今,以“春水桃花”象征革命胜利的新气象,以“铁马金戈”比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前途充满乐观的美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