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第一课” 给职工送上“普法大礼包”
日期:02-20
N晚报记者 戴瑞雪
本报讯 正月已进入尾声,企业工厂、沿街商铺等经营主体纷纷吹响开工“集结号”。为增强广大劳动者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平湖市人民法院充分依托平湖市总工会共享法庭开展纠纷调解、专题普法工作,以司法之力为营造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保驾护航。
近日,因某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平湖的李女士与该用人单位产生纠纷,双方未能就赔偿金问题达成一致,最终诉至法院。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但举证均不充分,不能证明各自对工作年限的主张。如需理清相关事实,就需要李女士再申请一次劳动仲裁,如此无疑给李女士更添诉累。
“让李女士尽快拿到赔偿金,案结事了,才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为此,承办法官多次通过电话和双方沟通,并组织共享法庭面对面调解。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方案,该公司于一个月内支付李女士7万元赔偿,这场劳动争议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劳资纠纷案件虽然标的不大,但牵涉社会的方方面面。平湖市人民法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抓前端、治未病”,通过整合资源、紧跟社会变化、培育自治力量,将更多的劳资纠纷化解在诉前。
除此之外,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倡导大家积极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也尤为重要。
电子劳动合同怎么签、工伤认定有哪些情形、如何便捷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了讲清楚这些问题,平湖市人民法院依托平湖市总工会共享法庭,将劳动法普法课堂搬进直播间,开展“开工第一课”直播活动。
平湖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斐斐围绕劳动法相关内容开展线上普法宣讲,讲解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解除、终止以及劳动关系认定、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报酬、新业态用工等方面法律知识,为广大职工送上“普法大礼包”,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
这堂特别的“开工第一课”吸引了众多职工的关注。从企业车间到工会驿站,从职工书屋到会议室、办公室,处处都能看到职工们专注学习的身影。大家借助手机、电脑、电视、投屏等多样设备,解锁学法“新姿势”,沉浸式吸取法律知识的养分。仅仅半小时,普法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便一路飙升至2.35万人,获得广大职工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