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这样的“新学期必修课”精彩纷呈

日期:02-19
字号:
版面:第04版:嘉兴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戴瑞雪

  

  本报讯 又到开学季,为切实加大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推动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连日来,全市各地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及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一堂堂“新学期必修课”精彩纷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给同学起外号嘲笑是校园欺凌吗?”“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开学第一周,海宁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走进海宁市博远学校,围绕“预防校园欺凌”“校内外活动安全”“提高反诈意识”三个主题,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第一课”。

  在一个个有趣的互动问答中,同学们学会了识别肢体伤害、语言暴力、小团体孤立等行为,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欺凌者也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检察官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同学们直观地意识到要遵守交通规则、远离高危地带,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其他危险、预防措施及急救知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法治观。

  在嘉善县大舜小学,西塘派出所的民警带来了“禁毒知识进校园”讲座,通过毒品预防宣传授课、有奖知识问答、仿真毒品样品展示和禁毒宣传互动等方式,向师生们宣讲了毒品预防相关知识。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以及易受诱惑的特点,禁毒宣讲员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毒品的种类,以及辨别毒品和抵制毒品的方式方法,深刻剖析了毒品的危害,普及了拒绝毒品诱惑的相关知识及其法律法规。

  在平湖,多所学校门口这几天都支起了宣传摊位,禁毒民警利用新学期开学的契机,广泛开展青少年禁毒教育宣传。“奶茶?跳跳糖?开心水?这些看起来像饮料、零食,其实是毒品!”禁毒宣讲员热情地引导同学们阅读展板内容,重点介绍各类新型毒品的危害,呼吁同学们增强法治意识,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零食等,不轻易为他人携带、领取包裹,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一系列法治教育、禁毒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让安全理念深入青少年心里,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