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人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讯员 冯 炜
叫车送货、补货、对接供需要求……蛇年春节前夕,秀洲区富园家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建国显得比平时更忙。电话响个不停,有同为残疾人的养殖户让他帮忙推销肉鸡和鸡蛋的,也有知名餐饮店要求送货的,还有洽谈2025年合作的……肩上扛着1000多户困难家庭希望的他,为了让大家一年更比一年好,哪怕再累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位创业路上的“跛行者”在轮椅上追梦,为困难家庭铺就“共富路”。曾经淋过雨的他,为众多困难家庭撑起了伞。
轮椅上追梦,成为励志榜样
生活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出生在农村困难家庭的陈建国从小就独立自强,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他原本以为生活会向着幸福进发,不料却在1990年被查出患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了生活在轮椅上的人。失去了工作、身体疼痛难忍、看病欠下债务……残酷的现实曾让他陷入沮丧。“我不能成为一个废人,我要站起来。”看到忙碌的老婆和可爱的孩子,他重拾信心。
他坚持读书看报,从伟人故事中汲取力量,走上了自救之路。在政府和亲友的帮助下,他先后尝试开杂货店、养鸡、种果树,日子变得宽裕起来。2004年,他去广州、上海等地考察绿壳蛋鸡养殖,从400只绿壳蛋鸡起步,将养殖规模扩大至3500多只,成了远近闻名的“鸡司令”。为了打开市场,他常跛着脚跑酒店、跑市场,因过度劳累而发病,关节肿大、疼痛成了常态,“痛久了就习惯了,美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励志的他因此成为很多人的榜样,不少人从他的事迹中汲取力量。
心有大爱,为别人撑伞
在打开市场后,陈建国首先想到的是跟自己一样的残疾人,“身体有残缺,劳动能力下降,他们的生活更不容易。”
他走访了新塍镇的300多户残疾人家庭,带领他们开展绿壳蛋鸡、放养肉鸡的家庭养殖,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他的推动下,“新塍自强助残扶贫基地”成立,政府出资购买鸡苗,他负责引苗、育雏、打疫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病治病服务,甚至为残疾人家庭垫资提供蛋鸡和饲料,再按合同保护价收购所有鸡蛋。
他定期回访受助人员,及时解决难题,手机成了“24小时咨询热线”,他乐此不疲。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仍坚持上门,查看场地、现场授课,农户有养殖需求,他提供服务从不推脱,累并快乐着。他跛着脚四处奔波的样子,深深印刻在每个受助残疾人心头,大家跟着他的脚步一步步向前。受助的残疾人张惠忠说:“榜样在前为我们带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徐政国是一名高位截瘫残疾人,在陈建国的帮助下,他靠养鸡致富,还学会了网络销售,获取更大收益。他说陈建国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和众多残疾人家庭的生活。
倾尽全力,投身慈善事业
从黑暗谷底走上致富坦途,陈建国看到还有不少困难群体需要帮扶。2008年起,他将帮扶对象从残疾人家庭拓展至周边3个镇的上千户困难家庭。根据困难家庭实际情况,他为每户提供50只到150只鸡苗,并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还注册了品牌,获得嘉兴知名餐饮店的青睐,实现了双赢。
2012年,他又成立了嘉兴市造血型共富基地,通过养殖和种植业为大家提供技术服务与公益岗位。2023年,他创新形式,创立“资金入股分红”和提供公益岗位帮扶的“抱团取暖”项目,共30户低保家庭受益。没有资金,他拉来贴息贷款;劳动能力不足,他提供轻便的公益岗位……第一期分红时,这些家庭拿到了每户3000元的分红,之后两年每年分红增加20%。在种植的果树没有产出的情况下,所有分红都是他自掏腰包,“吃亏是福,能帮到别人就好。”
有能力就要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陈建国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带领困难家庭早日走上致富路,让他们挺起腰杆做人。十多年前,镇里实施生猪退养,17户困难家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陈建国到处奔波,为困难家庭争取资金养殖湖羊,并为其搭建羊圈,提供技术服务。
对别人大方的陈建国对自己却很“抠”,他说省下的钱可以帮助更多人,更有意义。对自己能省则省,对他人能帮一定帮,陈建国在慈善之路上撒播芬芳,坚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