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田宇聪
本报讯 起底、挑压、编织、画圆、剪裁、收口……在海盐县于城镇构塍村“文化礼堂·老年学堂”,竹器具编制技艺非遗传承人何留法正指导学员制作竹编风铃。经纬交织间,指间绽放的“非遗之光”,点亮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据了解,构塍村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还是海盐县“文化礼堂·老年学堂”首批建设试点村,拥有独特的竹编技艺。依托这一优势,该村紧扣服务老年群体的目标,着力打造“‘竹’梦构塍”品牌式老年学堂,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此外,该村还定期面向村民开展竹编公益培训,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2期,培养出20多名竹编能手。
构塍村充分利用电商赋能,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作为中国淘宝村和浙江省级农产品电商村,构塍村发起竹编共富课堂,建立竹编共富直播间,在直播间里真实还原学堂竹编场景,把竹编产品的制作过程、设计理念完整地展现给大众,用心用情讲好竹编故事,致力于带“活”竹编技艺,唱响“‘竹’梦构塍”致富经。
同时,构塍村还积极推动产品创新,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竹编产品,将当地的竹编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目前,我们已推出挂件、花瓶、杯套、餐垫等30余种时尚竹编文创产品,并通过‘线下摆摊+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销售,‘竹梦构塍’品牌正逐渐走向市场化。”构塍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党建引领下,构塍村积极探索“非遗+研学+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竹编传承、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通过与旅游公司合作,推出“竹编文化之旅”特色旅游线路,吸引众多游客参观学习,并在旅游景点内设置竹编体验工坊,让游客亲身体验竹编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结合民俗文化,举办竹编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打造“知行启航”研学品牌,开展“探索自然奥秘”研学课程,开发“竹编传统文化体验”研学项目,让青少年学习竹编工艺;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编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如海盐滚灯、竹编农具、网红挂饰等,让游客感受竹编文化的魅力……围绕竹编技艺,构塍村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让传统的竹编技艺适应了新时代的变化,也激活了乡村经济潜能。”构塍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竹’梦构塍”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经典名片,并以竹编为纽带,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