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 讯 员 朱林涛
去年底的一个早晨,王某、曾某、高某三人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往单位上班,途经秀洲区王店镇梅北路一工地门口时,因路面有工地淤泥未及时清理,导致三人相继滑倒受伤。三人都是退休人员,年龄较大,虽然受伤不重,但仍需休养多日。三人找到工地相关负责人要求赔偿,未能达成协议。工地负责人表示,为了公平起见,必须请第三方出面调解。于是他们来到王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调解。
今年1月初,三名伤者和工地负责人来到王店司法所接受调解。
伤者曾某表示,事发时路上不但有很多淤泥,还有积水,所以才导致这么多人滑倒受伤,工地负责人应该对这件事情负全责,眼下医生要求他在家休息一周,不仅耽误工作,还耽误接送孩子,这些损失该怎么算?王某表示,自己的工作岗位有全勤奖,休息扣的不仅是工资,还有全勤奖,工地负责人也要全部赔偿。高某说,自己是最后一个摔倒的,看现场情况不对,摔倒了以后又忍痛起身拦住了后面好几辆车,才不至于酿成大祸,难道不应该多给一点补偿吗?
工地负责人文某表示,虽然交警判定是自己一方全责,但是三名伤者车速过快,没有观察清楚路况,自己摔倒了,不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吗?话音刚落,三名伤者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调解陷入僵局。
面对调解现场情况的变化,老娘舅采用了既讲法律又讲人情的方法进行劝导: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既然交警判定了责任区分,当事人又没有提出行政复议,那么此次事故就按交警认定的责任来谈赔偿,如果还对责任的划分有异议,那赔偿金额就无法协商了,事情拖得越久,给大家带来的损失就越大。经过耐心劝说,各方当事人终于平复了情绪,暂时放下争执。
老娘舅继续对几方当事人进行劝说:此次事故是意外情况,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既然发生了,就要有一个解决的方式。一大早,正值上下班高峰,那条路也是一个交通繁忙的路段,工程车辆散落的泥土没有及时清理,路面没有及时冲刷,导致有人摔倒,确实是工地的责任。几名伤者有医生开的休息单,耽误的工作、造成的误工确实是要补偿的,但是伤者都已经超过了退休的年龄,已经算退休人员了,如果确实还在工作的,那么在计算误工费的时候需要提供单位确认的工资流水证明。该工地承担的责任,工地负责人必须承担;该伤者提供的证明,也应该提供完备。当然,前提是受伤的一方要“就事论事”,不要把话题放大、扯远,以此来提高赔偿金额,否则的话,对切实解决问题无益。
几方当事人均表示认可,后又经过半日协商,最终达成协议,圆满解决此事。
老娘舅有话说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报警,让交警到场确认现场情况,判定相关责任,这样在后续处理时能有所依据,第三方调解机构也可以以事实为依据,以相关法规条例为准绳,才不至于让调解陷入僵局。在实际调解过程中,也需要情理法并举,既要用相关法律法规让大家口服,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大家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