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邓雪珂 通讯员 史昊天
摄影记者 王振宇
本报讯 “咚咚锵,咚咚锵……”随着激昂的锣鼓声,昨天,在嘉兴市区少年路,一群身着鲜艳服装、手持英歌槌的舞者表演着潮汕地区的传统舞蹈——英歌舞,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人潮涌动间,率先出场的是武艺高强的“时迁”,他是整支队伍的指挥者,手里的蛇头朝着队伍前进的方向。在他的带领下,李逵、关胜、武松、孙二娘等水浒人物形象依次亮相,配合鼓点挥动双槌交错翻转叩击,并在激扬的锣鼓声中不断变换队形动作,边走边舞。这场活动在为嘉兴老城注入欢腾活力的同时,也为市民送上了一份丰富的文化大餐。
“之前经常在网上刷到英歌舞的视频,早就想去现场感受一下,没想到这次不用去潮汕,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燃的表演,太赞了!”市民吴春晗激动地说。同样有此感受的,还有王淑琪一家,“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让孩子开了眼界,还能在这样热闹的氛围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英歌舞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融戏剧、舞蹈、武术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表演气势磅礴,又被称为“中华战舞”,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参与表演的是来自广东省汕头市的和义英歌队,该舞蹈队负责人张植浩介绍:“我们扮演的角色形象大多源于《水浒传》,这些角色通过舞者刚劲有力的动作,表达驱散邪祟的寓意,祈祷一方平安。”
“一声哨子响,千百棍子敲。”从市区少年路喷泉广场到中和广场,再到铜官塔,英歌舞三处集中演出点位皆是人潮涌动,欢呼阵阵。“今天我们共安排了五场演出,从中午11点开始,每场演出时间约40分钟。”嘉城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华战舞’的热血与激情,也借此机会让更多优秀的非遗融入现代旅游生活。”
阔步发展中,嘉城资产围绕传统民俗全链条打造极具年代感的消费体验,让少年路从一众“老街焕新”中找到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从元宵鱼灯巡游到端午大集,再到中秋赏月,每一次传统民俗活动带来的仪式感,都让节日区别于寻常的日子,为城市增添浓浓的烟火气。嘉城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做好传统文化与城市特色深度融合,在实现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同时,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力,助推嘉兴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