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丁桥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丁桥小学
201班 殷志尧 指导老师 顾益琴
午饭后,爸爸来到客厅,和平常不同的是手里拿着一个灰色架子和一支铅笔,铅笔上系着两根红绳子,每根绳子上系着一个乒乓球。“应该是要做实验啦!”想到这里,我欢呼起来,“太棒了!”
爸爸举起拴着绳子的铅笔,神秘地笑了笑:“如果我往两个乒乓球中间吹一口气,会怎么样?”全家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妈妈说可能撞在一起,弟弟说大概会往外摆动,我说还可能是前后摆动。
爸爸宣布实验开始,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架子。爸爸先把笔放到架子上,双手拿起架子放到一叠厚厚的书上,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接着用手定住摇来晃去的乒乓球,这时我大气也不敢喘,生怕乒乓球接着晃。爸爸弯下腰,对着两个乒乓球空隙均匀地吹了一口气。乒乓球既没有前后摆动,也没有向外摆动,而是像有了磁力似的撞在一起,马上又分开了。
爸爸问:“看懂了吗?”弟弟一脸茫然,还没有看懂;我点了点头,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爸爸笑着说:“根据伯努利定理,气流速度越快,内部压强越小,当我们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时,中间气流速度快,气压减小,两边压力大,才迫使球向中间靠拢。”全家人恍然大悟。
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让我知道了科学道理。
小猫的启示
N许村镇许巷中心小学翁埠校区
408班 聂伊然 指导老师 曹其英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走进教室,首先给我们播放了一个视频。
视频里出现了三只可爱的小猫。在它们面前有一堵不是很高的墙,但对它们而言这堵墙简直是一座又高又大的山峰吧!这堵墙似乎阻挡了小猫们前进的道路。就在这时,一只勇敢的小猫从中脱颖而出,直奔墙而去。当我看到它开始攀爬那高高的墙壁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视频中的小猫毛色黑白相间,眼神坚定。它的爪子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痕迹,每一次跳跃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周围的环境也为这只小猫加油鼓劲: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它的身上,仿佛是上天的祝福。风也轻轻地吹过,为它带来了一丝凉爽。????看着小猫一次次地尝试,几次尝试都掉了下来,我都为它着急。接着,只见它往后退了几步,难道它要放弃了吗?不,它没有放弃,它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后腿稍弯,纵身一跃。啊,它成功了!它跳上去了!我惊喜之余不禁深入思考,这只小猫背后的勇气和坚持,是不是告诉我们什么?是不是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
??回想自己的生活,我也曾面对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曾经的我又是如何做的呢?此时,我意识到,勇气和决心是战胜困难的最好武器,正如这只小猫。老师今天真的给我们上了有意义的第一课。
非遗文化——漂漆扇
N斜桥镇中心小学505班 李华歆
指导老师 章亚敏
暑假里,我们村里举行了好多好多的活动,其中有一项特别有意思的活动是传承非遗文化——漂漆扇。
一走进村文化馆,一股凉气袭来,哇,这里开着空调,可舒服了。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漂亮的村文化员,她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教室。哇,这里的墙上挂满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扇子,仿佛一只只彩蝶飞翔在洁白的云层里,如梦如幻,使人恍如来到了仙境一般,我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村文化员看我们这幅模样,便笑着说:“你们,想不想学习做这种扇子呀,这是我们的非遗文化——漂漆扇。”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要,当然要学!”
看到我们学习热情这么高涨,村文化员的眼睛笑得弯弯的,仿佛两个小月牙。她兴冲冲地给我们示范起来。首先,准备一个水桶,再准备一把白色的扇子,然后准备好各种颜色的漆料。制作的第一步是用手蘸一点水涂在扇子的手柄与扇叶的连接处,然后涂上漆料,稍稍等待一会儿,这样漆料就粘在连接处了。接着只需将自己喜欢的漆料倒入水桶中,下一步把扇子轻轻地放进水桶中,再轻轻拿出来,最后拿到太阳底下晾干,一把漂漆扇就做好了。尽管你用的漆料颜色是一样的,但倒入桶中的漆料多少和先后时间不一样,出来的漆扇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所以,每一把扇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活动开始了,轮到我们动手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拿桶,拿漆料,拿白扇子,按照村文化员教的做了起来。我也小心翼翼地做了起来,可能是我的反应太慢了,所以我是最后一个才做好的。不过,慢也有慢的好处,我看到大家做出的各种各样颜色的漂漆扇,有红配黄的漂漆扇,有红配蓝的漂漆扇,有黄配绿的漂漆扇,还有各种我叫也叫不出颜色的漂漆扇,欣赏着这些美丽的漂漆扇,我不禁暗暗赞叹:不愧是非遗文化啊,果然名不虚传!最后我也成功做了两把漂漆扇,一把是三原色的漂漆扇,一把是橙色加黄色的漂漆扇,当我从水桶中拿出来的时候,真是整个人都被惊艳到了——色彩的配合,纹路的形状,一切都是那么适宜。
我们叽叽喳喳地围在一起,讨论着我们做的漆扇,没想到这个非遗文化——漂漆扇做出来会这么有趣,这么好看,大家不妨来试一下做漂漆扇吧,保证会给你惊喜的。
蛇年春节,陶趣时光
N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401班
马可欣 指导老师 俞海英
春节来临,喜庆的鞭炮声在村子里此起彼伏。窗外,小动物们被这热闹的声响惊到,纷纷捂起耳朵。湖面因鞭炮声泛起层层涟漪,树枝也在微风和声响的交织下,欢快地舞动起来,仿佛世间万物都被这浓浓的年味带动,一同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之中。
这个蛇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十,我体验了许多有趣的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大年初四的陶艺初体验。
初次接触陶艺,一切都充满了新奇。我先认真地准备好泥土、机器、水和各种工具,满心期待地开启这场创作之旅。其实在这之前我看过好多遍制作的视频教学,真要自己做了,还真有点紧张。
启动机器后,我将泥土揉成馒头状,顶部微微凸起,恰似一个尖锐的铅笔头,看着还有些危险,仿佛随时会戳到我。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泥土放置在转动的盘子上,手指蘸水,缓缓地从泥土中间按下。这一步必须全神贯注,稍有不慎,泥土就会歪斜。
完成主要造型后,我把手倾斜,慢慢扩大“杯子”的开口,再用工具仔细地切除多余部分,然后就开始精心雕琢细节、设计造型。完成塑型后,我把它放在阳台上晾晒。那三天里,我满心惦记,时不时就去摸摸,盼着它快点变干,好让我在上面尽情创作。
终于,三天后它干透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画笔在手中微微颤抖,每一笔都倾注着我的专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大功告成!我迫不及待地向家人展示自己的作品,虽然过程中地上弄得一团糟,但听到家人的声声赞叹,心里满是欢喜。
这次做陶艺,不仅让我收获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品,更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不能马虎。即使犯错,也要勇敢重来、积极面对。 这个春节,因为有了这段特别的陶艺时光,变得格外难忘,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探索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