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加强法治教育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日期:02-15
字号:
版面: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摄影记者 俞中岳

  

  青少年,是推动祖国前行的蓬勃力量。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青少年接受系统的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助力其成长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优秀人才,这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为嘉兴市人大代表、浙江思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杭璐东始终将目光聚焦于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这一重要课题。“邯郸初中生杀人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法治教育缺失的代价太过惨痛。”他惋惜地表示,该案件背后暴露的不仅是法治教育的缺口,更是全社会需要共同修补的系统性漏洞。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杭璐东见过不少令人叹息的反面案例,一个个本应灿烂的生命因法治观念缺失而折损,这让他感到十分痛心。因此,他更加坚定内心的想法,要为加强法治教育尽一份力。

  “加强法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还能够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和知识面,了解社会的多变性及复杂性,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杭璐东说道。

  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法学背景的教师比较缺乏,学校在法治教育领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学校法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较为单一,难以培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渴望和兴趣,大部分学校侧重于法律知识普及,忽略了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因此,他在此次两会中提出,可以通过“三维赋能”的方法加强法治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聚合学校、家庭、政府三方力量,共同推进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

  在学校教育层面,杭璐东建议构建多元且深入的法治教育体系:定期安排司法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走进校园,讲述青少年犯罪的真实案例并进行法律解读;组织学生对相关法律草案进行学习和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以真实案例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在每个班级设立“法治班长”,调查和收集班级内存在的常见的轻度、中度、严重不良行为及违法行为,并配合老师及时制止和教育。

  家庭端口的法治启蒙同样关键。杭璐东表示,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应创新开展针对家长的普法教育,呼吁家长以身作则,为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在政府层面,杭璐东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涉未成年人法律服务工作,指导市县两级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未成年人涉及抚养、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刑事等法律援助案件,最大程度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教育权等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