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通讯员 褚曹子建
本报讯 “爷爷说住这里好的,饭菜也合胃口,顿顿都能光盘!”一开年,海宁市公安局盐仓派出所副所长朱云飞就收到了消息,九旬老人汪桂林一切都好!“我今年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帮他回家!”
说起汪桂林,朱云飞直言——他就是个“倔老头”。“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没有任何信息,是个黑户!”没有身份证、没有户籍信息,所能了解到的个人信息全凭他口述。九旬的年龄独自住在一个简易棚里,担忧汪桂林的生活和身体,属地政府和相关救助部门想等他安顿好,再解决户籍问题。可社区工作人员好不容易劝他同意去养老院安顿,临到半路他又反悔:“我不信你们,你们肯定是骗我钱!”长期的居无定所,让老人的防备心很强,“他这个事情救助站、民政局、长安镇和社区都做了很多工作,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很警惕,说自己被骗过很多次钱,谁都不信!”后来,在社区工作人员、救助站和朱云飞的一次次接触中,汪桂林卸下了防备,讲述了自己的情况。
1957年,汪桂林从千湖岛移民后落户至杭州富阳,1972年,他将移民分到的房子卖给老乡后,跟随新婚妻子到安徽黄山生活,后因两人感情不和分开,他独自辗转多地才来到海宁,靠捡废品、卖蔬菜为生。汪桂林表示自己老了,只想落叶归根,回到老家——杭州富阳新登。
为了帮他实现回家梦,朱云飞与民政局、长安镇政府工作人员循着他口述的经历,马不停蹄地到新登镇调查取证。在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表、移民人口登记表上,他们看到了汪桂林的名字,也在其妻子所在村书记、移民村民口中,听到了汪桂林这个人。根据调查,了解了他黑户的原因,汪桂林妻子已于去年离世,两人未育子女。因为夫妻关系不睦,他的户口始终未迁入妻子的当地户籍,老人在异乡漂泊,一代身份证遗失后,便如断了线的风筝……
在一次次走访核实中,老人的身世与经历逐渐清晰。一系列工作之后,今年1月初,富阳新登派出所民警来到海宁市长安镇闻涛社区,向汪桂林本人核实个人信息。最终,鉴于汪桂林在安徽黄山无子女且无房产,富阳新登相关部门根据落户政策,判定他符合迁回原居住地的条件。
1月20日上午,海宁和富阳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汪桂林老人的住处,帮助他回家。
“你现在相信我们了吗?不是骗你吧!”为汪桂林送行时,朱云飞调侃着问他。当天下午,汪桂林拿到了崭新的户口簿,住进了新登当地的镇福利中心。漂泊大半生,他终于在晚年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