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聚力绿色低碳发展 如何高水平建设美丽嘉兴?

日期:02-14
字号:
版面: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朱 鑫 通讯员 黄妙妙 摄影记者 俞中岳 闫拥洲

  美丽嘉兴,牵系人民生活和发展理念。

  2024年,嘉兴以生态治理为关键,深入实施省“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获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优秀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经验全国推广,有力彰显绿色发展底色。同时,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城市,嘉兴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畅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转化通道,让全域美丽成为嘉兴的一张特色名片。

  新的一年,如何高水平建设美丽嘉兴?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听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怎么说。

  嘉兴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嘉善如何紧抓机遇?

  

  问:绿色,是嘉兴的生态底色。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嘉善如何紧抓机遇,助力嘉兴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陆雅燕 市人大代表 嘉善县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心高级工程师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在陆雅燕看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高水平建设美丽嘉兴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而“无废城市”建设便是题中之义。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嘉善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无废城市”创建,为嘉兴“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了“嘉善智慧”与“嘉善方案”。

  “天朗气清,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碧水泛波,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陆雅燕感叹道,在嘉兴,“无废城市”正在扮靓美丽嘉兴,为嘉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厚植生态底色。“上周末,我在西塘红菱村看到很多游客正在采风,他们沿着蜿蜒整洁的村道边走边看,时不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无废乡村’的美丽景色。在他们眼中,嘉兴的农村越来越漂亮,鸟语花香,水清岸绿,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去年4月,嘉兴发布11条“精品无废路线”,嘉善“烟雨江南·寻觅无废”路线在全市网络评选中得票第一,该路线将沿途的“无废细胞”有机串联,通过设置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参观、游览以及互动体验项目,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力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建设美丽嘉兴”。 作为一名环保人,多年的一线工作让陆雅燕有了更深的体会,她表示,一定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科学的举措、更广泛的合作,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让“无废城市”建设在融入城市发展战略的同时,催化嘉善“面子”和“里子”整体升级。

  “创建‘无废城市’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这不仅需要不断扩充‘无废细胞’数量,还需要持续激活‘无废细胞’活力,一步步让生产生活方式‘绿起来’。”陆雅燕表示。

  如何推动城乡面貌迭代升级?

  问:嘉兴城乡发展均衡,如何推动城乡面貌迭代升级,助推嘉兴全域美丽?

  马惠玲 市政协委员 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风貌服务处处长

  

  近年来,以城乡融合为路径,嘉兴有力提升城乡功能品质。2024年,市县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新建成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6个,城乡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升。盐官潮乐之城一期建成开放,乌镇戏剧节、西塘汉服节、濮院时装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不断擦亮。

  高水平建设美丽嘉兴,城乡风貌同步提升不容忽视。“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推进了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迭代升级,但在撤乡并镇后的农村集镇建设上还存在不足。

  今年两会,马惠玲带来《加强我市农村集镇建设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意见》,她认为,集镇是城乡融合的重要节点,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集镇建设,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从而形成全域美丽的良好局面。

  建议发挥集镇服务核心作用,引导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在镇区适度集中配置,以提升设施使用效率,同时与美丽乡村游线联动,打造乡村旅游服务配套,旧产新业融合发展,利用集镇打造土特产链群,让镇区成为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承载地。

  建议利用存量资产培育多元活力,探索老镇区有机更新多元投入和长效管理机制,激活存量资产,同时加强服务配套,延长美丽乡村游线,利用镇区原有存量用地发展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及与风景相结合的美丽经济新业态,吸引人才和投资,培育多元发展活力。

  建议打造江南水乡特色文化IP,挖掘历史遗迹和记忆元素,保护空间肌理,加强文化植入,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利用,实现生活与风景、古朴与未来的融合,创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也不同于现代城市的特色小镇,实现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愿景。

  “美丽嘉兴承载着嘉兴人民的美好期待,需要更多力量携手,精心绘就独具禾城韵味的诗画风景,让更多人享受发展成果。”马惠玲说。

  

  高水平建设美丽嘉兴,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如何谋篇布局?

  

  问:秀水泱泱,韵味江南。经过多年努力,嘉兴的美丽图景正从画卷中走到每个人眼前。新的一年,聚力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建设美丽嘉兴,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如何发力?

  施晓松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嘉兴连续三年夺得大禹鼎“银鼎”,获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优秀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治水工作实现“五个100%”,空气质量实现“双改善”。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决胜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一年。”施晓松表示,新的一年,嘉兴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挺膺担当生态责任,实干争先,破难而上,推动美丽嘉兴建设走深走实、攀高跃升。

  聚力污染防治攻坚。聚焦解决突出问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促进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深化全国水生态修复试点城市建设,扩面提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加强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利用处置”数字化全流程闭环监管。强化新污染物源头管控,持续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治理。深入实施第五轮“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推进美丽单元建设,不断夯实生态底色。

  深化减污降碳协同。护航重大项目建设,深化环评、能评“双评合一”。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拓宽项目挖掘渠道,加快项目储备进度。打好减污降碳组合拳,深入推进国家级减污降碳试点建设,深化碳普惠交易试点建设,建立光伏产业碳足迹分级管理体系。推动资源配置市场化,强化资金要素支撑保障能力,加大排污权科学配置力度,扩大我市排污权要素储备基本盘。

  健全现代治理体系。推进数字化改革,迭代“美丽嘉兴”综合集成应用平台,提高监测预警、精准溯源和快速处置能力。加快监测数智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在实验室分析、自动监测站运维等领域的运用,建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执法履职效能,严格执法规范,强化稽查、案卷评查等内容监督,提高涉刑案件查办效率。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拓展延伸,推动非现场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