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一词

日期:02-13
字号:
版面: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扫一扫 看视频

  扫一扫 看视频

  扫一扫 看视频

  扫一扫 看视频

  YICI JIANYAN

  

  N晚报记者 周祎欣 唐潇伦 邓雪珂 王国伟 摄影记者 闫拥洲 张启帆 视频记者 闫拥洲

  

  一词建言:噪声污染防治

  ●嘉兴市人大代表、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副院级领导干部 钱海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放眼全国,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浙江省多部门也于2023年9月联合发布《浙江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但嘉兴并未出台具体的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在前期调研中钱海英发现,当前,嘉兴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噪声污染呈现出“新旧交织”的复杂态势,“一方面,新区高层建筑密集产生的回声效应形成新型声污染场,传统工业区与新建住宅区声环境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市民反映现有法规难以应对结构性难题,比如建筑工地的低频振动穿透隔音墙,商住混合区24小时声源叠加等特殊场景。”

  针对这些痛点,钱海英建议以数字赋能推动治理升级,通过开发“宁静守护”数字平台,打通12345与执法系统,实现噪声投诉15分钟定位响应、48小时办结反馈。同时,绘制三维声景地图,对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实施动态分级管控,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预警噪声超标点位。

  此外,还可以创新“以静养静”补偿机制,对广场舞团队开放文体场馆夜间时段,按降噪成效兑换场地使用时长,实现声源疏导与民生需求的平衡。

  钱海英期待,通过精准施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回声楼道”装上智能隔音屏,“工业轰鸣”变成绿色生产协奏曲,“广场音浪”化作文明健身风景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嘉兴静好’这一治理愿景,会从宏伟蓝图转化为群众推窗可享的日常生活。”

  

  一词建言: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嘉兴市人大代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主任 徐芬娟

  

  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指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验检查结果可以相互认可,以避免重复检查而浪费资源。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要求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必须通过信息化建设由终端客户(即临床医生)进行操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嘉兴市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率较低。”徐芬娟调研发现,归根结底是因为信息系统建设不合理,没有考虑到终端客户的需求,该操作严重影响临床医生诊疗效率,打断医生诊疗思路,影响诊疗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她建议,嘉兴市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过滤掉医疗机构内部的检验检查项目,按国家要求只检索非本院的检验检查项目,大大加快系统运行速度,减少临床医生的互认点击率,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应发生在临床医生诊疗过程中,指导其开检验检查单,而不是在诊疗准备结束时为了完成互认进行点击。以桐乡为例,桐乡卫健信息系统一张网,县域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已开展多年,也能查到嘉兴和省级医院的报告单,这些资料的调阅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就不会重复开检验检查单了。“希望通过嘉兴相关部门向省相关部门反映,优化浙江省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信息系统。”徐芬娟认为,医生一旦点开院外检验检查结果,就可统计为该项目已互认,医生必然会评估诊疗需要再决定是否开单,没有必要反复点“确认”或“不确认”。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实事,全体医务工作者坚决拥护,这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大工程,而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道路和桥梁,需要不断优化,只有医疗工作者主动拥抱它才能真正通畅,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百姓。”徐芬娟说。

  

  一词建言:智慧充电

  ●嘉兴市政协委员、秀洲区农业种植业推广总站副站长 朱日清

  

  “家门口就能充电,太方便了!”“想充就能充,很好!”……2024年,嘉兴将公共充电桩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全市累计新建公共充电桩2502个,其中新建农村公共充电桩1361个,97个3A级景区村庄实现100%全覆盖,10对高速服务区配备移动充电机器人、覆盖率100%,提高了公共充电桩服务的覆盖面。

  “市民在收获‘满格幸福’的同时,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还在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再加上老旧小区较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保障问题异常突出,对政府管理、社区治理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朱日清坦言,“一是配套建设空间少,缺少电力专线予以保障;二是模式响应难度大,飞线充电问题比较突出;三是难题破解力度小,没有创新智慧充电模式。”

  如何创新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分布式智慧充电模式,让其更好地为民服务?

  朱日清建议,可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布设电力专线,为每个车位安装分布式电接口,解决老旧小区不固定车位与固定充电桩间的矛盾。同时要广听民声,先调研再建设,选择符合老旧小区特点、百姓容易接受的充电模式,做好私拉私接管理确保疏堵结合,让车主既享受便利又享受实惠。

  “最重要的是做好技术攻关创新,开发居民用电与新能源汽车用电智慧联动的设施设备。”朱日清期待道,“如此一来,居民无论在哪个车位充电,都能通过扫码等方式关联到自家电表,享受谷段电价优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安全保障问题。”

  

  一词建言:残疾人停车

  ●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盛青

  

  近年来,驾驶机动车的残疾人越来越多,残疾人停车问题也被各地广泛关注。

  盛青介绍,嘉兴全市现有本人购买并驾驶机动车且自愿申报的残疾人1663人。“由于身体原因,残疾人驾驶机动车面临着停车难、时间长等问题。长三角多地出台了残疾人驾驶的机动车停放收费减免政策,并按要求在停车场所配备无障碍车位。”盛青建议,出台嘉兴市残疾人驾驶的机动车停放收费减免优惠政策。

  盛青认为,我市可参照周边城市做法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并加强无障碍车位建设。在制定停车收费减免优惠政策方面,他建议,由市级相关部门以及相关拥有公共停车场的国资公司协力,将残疾人驾驶的机动车停放收费减免优惠措施纳入嘉兴市车辆停放管理政策。

  他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例如,对于实行智能化收费的停车场所,由各停车场所的管理主体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车辆信息导入智能化收费管理系统,实行自动减免;对于实行人工收费的停车场所,残疾人应主动出示本人残疾人证、驾驶证和行驶证,管理人员在核实后进行停车收费的 人工减免。

  “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公共停车区域,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车位。”盛青认为,方便残疾人停车,还需健全无障碍车位建设和管理机制。例如,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的尺寸、样式、位置、数量等设置无障碍车位,并设立醒目标识及引导牌。同时,保障无障碍车位优先供肢体残疾人驾驶或者乘坐的机动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