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徐杨蕾 通讯员 黄 佳 吴芸婷 图片由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提供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时光翻过新春的日历,在嘉禾大地上,南湖新区(东栅街道)犹如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处处洋溢着蓬勃活力与希望,以崭新的面貌和昂扬的姿态,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新时代壮丽图景。
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回顾过去的一年?这是经济脉搏强劲跃升、产业浪潮澎湃奔涌的奋进之年;这是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城市管理有序提档的焕新之年;这是“民生礼包”扩容提质、“一老一小”幸福加码的暖心之年;这是“网格智治”穿透治理末梢、“平安细胞”激活基层防线的筑基之年。
过去的一年,南湖新区(东栅街道)锚定“建强主城区、提升首位度”的目标任务,以“两大主平台”建设主力军的使命担当,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设高品质一流新区”,团结带领新区(街道)上下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在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拥抱数据,开启经济发展“嘉速度”
城市一隅,一方2.04平方公里的土地,总会让路过的人眼前一亮。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绿树掩映中的南湖基金小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国内首个实体基金小镇,更是南湖新区(东栅街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的挑战下,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抓住了时代的脉搏,让数据要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量之一。依托南湖基金小镇,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招引了凹凸出行、缔安科技、微脉技术等多家数字经济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落户,同时有力推动了南湖长三角区域数据发展湾区(简称“南数湾”)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拥抱数据时代,南湖区在南湖基金小镇高层建筑区规划了南数湾,聚焦数据要素流通体系、聚焦数据产业生态,打造区域性数据要素市场化中心,集聚大数据产业,建设长三角区域数据发展湾区。去年,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据全产业生态链开展数据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布局,目前已汇聚了包括360安全科技、信息发展、金数湾、南信安云、唯今科技等50余家数字经济行业龙头企业及配套产业,形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2024年,南湖新区(东栅街道)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经济答卷”:实现财政收入13.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43.4亿元,同比增长19.8%;进出口额58.5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335万美元,以优异成绩荣获2024年度“奋楫争先南湖突出贡献奖”。
这份优秀答卷是如何完成的?谋划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优质资源、开工一批重点工程、投产一批高效项目……去年,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坚持“项目为王”,以重点项目高质量谋划、高质量推进、高质量落地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140.5亿元。
与此同时,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在经济发展策略上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式,既注重通过招商引资来增加经济总量,又强调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企业服务来挖掘现有潜力。
在企业服务提升方面,所倾注的心血尤为真切。通过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构建“1+2”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其中,电商园企业综合服务驿站创新打造电商产业“一类事”服务场景,报送的案例成功入选嘉兴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首批创新案例。拓展惠企助企服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登记底册单位7724家,开展跨境电商、服务业政策解读等培训沙龙活动,协助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91亿元,申报补助资金2200余万元。
民生升温,跑出城市生活“新标杆”
一座城市的茁壮成长,既依托于激流勇进的经济发展浪潮,也植根于无微不至的民生关怀细节之中。
昨天上午9点半,市民潘阿姨走出位于东栅街道云东社区的“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结束了器械练习。
今年1月,嘉兴首个“好社区”省级试点在云东社区正式揭牌,助力打造全年龄、全人群、全周期的运动促进健康发展新模式。从试运营开始,就有不少周边市民积极体验,潘阿姨就是其中一位。
“运动健康指导师说我整体身体状况很好,就是体脂率有些高,除了日常的有氧运动外,他们建议我一周来进行3次温和的器械训练。”潘阿姨告诉记者,等到3个月后,社区运动健康指导师还会帮她再进行一次评估,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建设单位,试运营以来,云东社区“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以“好社区”为中心,提高周边社区、学校体育空间使用效率,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和按标服务,构建了具有南湖特色的“体卫融合+体教融合”相结合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民生“温度”不止于此:新建老年食堂2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2.7万余次,上门专业照护服务700余人次,推进适老化改造70余项;打造嘉兴市首条“无忧上学路”,中港社区托育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双溪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完成;嘉兴市机关幼儿园(新园区)、嘉兴南湖实验学校(万兴校区)开学招生,嘉兴市第一幼儿园(南湖新区园)晋升省一级幼儿园,嘉兴南湖实验中学被评为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学校;举办中国掼牛争霸赛、江南武魂等大型演出赛事活动,全年承办国际、国家、省级体育文化比赛12场;知识产权保护共治中心建成运营,为企业知识产权撑起“保护伞”。
如果说,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不断焕新的市容市貌展现的则是一座城市的活力。在我们不曾注意的生活角落,南湖新区(东栅街道)也在城市管理精细化上下足了绣花功夫。
这一年,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抓环境、优品质,在共建共管中全域提升城市形象。优化顶层设计,参与完成《南湖区街道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区块定位,科学规范布局城市空间,逐步实施电商产业园、汽车商贸园旧改提升。同时,建强共富单元,东栅街道成功入选全省首批街道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名单,创成全市儿童友好社区4个、儿童友好街区1个、儿童友好公园1个,完成火车头创意产业园特色产业风貌区建设工作。
在积极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方面,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布设低空巡检无人机和道路信息采集设备,实现“低空+城市治理”融合。整合国资公共停车场资源,启动数字化运营建设,实现停车数据互联互通。持续完善小区管理体制机制,创建康桥花园、夏宫花园等8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云东社区入选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生活在新区,处处都能感受到,城市生活更美好了。
筑牢防线,凝聚基层治理“精气神”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源自不断提升的民生福祉,那么一座城市的安全感则深深植根于社会治理这块坚固基石之中。
在东栅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老娘舅”)办公室内,刚顺利调解完一起案件的团队成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聚在一起复盘。这个团队于2024年5月正式组建成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老娘舅”角色,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法院案件的调解任务,即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这是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深入整合纠纷调解多元力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年来新区(街道)抓基础、除隐患,在精管善治中持续夯实平安基石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基层智治迭代出新:深化“民声一键办”服务,配备专职队员15名,全年累计处理“110双非警情”、12345市长热线3870件,受理率和办结率均达100%;依托“云智治”系统实现基层数据共享,识别、报送、处置问题3.5万余条;建成街道、文化创意产业园2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和11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街道“一强双核打造多元活力韧治新场景”入围全市首批“嘉里韧治”试点区域,“三源共治”基层治理品牌入选优秀市级治理场景案例。
要让安全防线坚如磐石,新区(街道)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扎实。
行动有创新,挂牌成立了东栅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成为全区唯一成立专职消防队的街道,配备专职消防队员22人。开展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进电瓶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九小场所”专项整治和“拆窗破网”行动,扎实做好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摘牌工作。
成效有回应,改造新建标准化电瓶车充停场所32处,安装充电设施475个,整治“三合一”场所27处,拆除阻碍逃生的防盗窗、广告牌166处。健全餐饮行业常态监管,日常巡查餐饮单位800家次,全覆盖检查率200%,完成110批次食品安全抽检,长效保护“舌尖上的安全”。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新的故事正在起笔。2025年,蓝图壮阔,行远自迩,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勇担加速建设“两大主平台”主力军的使命,加速建设“三园三带”,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设高品质一流新区”,为南湖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贡献新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