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南湖区:挺膺担当 奋楫笃行 全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日期:02-10
字号:
版面: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黄 烨 通讯员 姜宪伟 本版图片由南湖区委宣传部提供

  时间,载今记往。

  回望2024年,极不平凡、极不容易。南湖区紧紧围绕“建强主城区、提升首位度”,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

  看,“建强主城区”开启新篇章。南湖区系统推进市区二环内开发建设机制等三大改革,蹄疾步稳地推进中心城区六大板块开发,三塔里文创街区、荷花堤市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开工或投用,民丰冶金、城北门户等板块按下了发展快进键。

  看,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绩。南湖区全部镇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部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迎来了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现场考察,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1.41。

  看,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出新步伐。南湖区以入列省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签约了亿元以上制造业和可上规服务业项目15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均保持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捧回了全省“科技创新鼎”……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决胜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作为红船起航地,嘉兴主城区,新的一年,南湖区将积极投身“六干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大抓项目、大抓落实、大抓作风,建强主城区、提升首位度,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挺膺担当。

  干在当下 项目为王

  高质量发展是硬任务,高质量项目是硬支撑。

  2025年才度过一个多月,南湖区便捷报频传。

  本土企业一次次与南湖区“双向奔赴”。今年1月18日,卫星化学年产30万吨高吸收性树脂项目签约落户南湖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30亿元。近年来,南湖区与卫星化学的合作不断深化,就在去年3月22日,卫星化学新增落地了卫星全球营销中心项目、9万吨丙烯酸及10万吨精酸项目。

  上市公司落子南湖区、扎根南湖区。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总投资12.3亿元的立昂微半导体大硅片项目签约落户南湖高新区。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从硅片到芯片的一站式制造平台。2022年,立昂微与南湖高新区携手踏上合作之旅,并且不断加深合作。

  春寒料峭,火热开局。

  大抓项目的号角,在“新春第一会”上激情吹响。2月6日,南湖区三级干部大会上,43个“含金量”足、“含新量”高的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18.3亿元。本次签约项目分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板块,与南湖区发展体系高度契合、发展目标高度一致。

  其中,功率半导体用高性能陶瓷线路板项目由“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德汇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用地48亩,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12.4亿元。该项目负责人徐荣军激动地说:“我们企业诞生于南湖之畔,用十年研发解决卡脖子问题,这次在南湖区再次扬帆,心潮澎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这是南湖区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

  作为嘉兴的主城区,南湖区的发展承载着嘉兴人的期待。

  变化,早已悄然发生,吸引了大量目光聚焦。在市中心的蠡园·盐谷电商产业园区,曾经的老旧仓库早已变成充满活力的电商基地。在中山路,嘉兴536艺术空间(中山电影院)成为潮流青年的聚集地。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力以赴加快项目推进。一个个项目在南湖区落地开花。

  去年,南湖区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六大板块开发,甪里街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城北板块正在打造“城北门户、新嘉中心”,三塔里文创街区、荷花堤市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开工或投用。

  在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重大项目》中,南湖区共有18个项目成功入列,年度计划投资高达83.9亿元,项目数和年度计划投资数均刷新历史纪录,吹响了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的“冲锋号”,释放出以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干在实处 创新破题

  创新是南湖区发展的不竭动力,落实是南湖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南湖区上下坚持一手抓创新破题,一手抓落实解题,在服务项目、提优环境、攻坚破难中增强发展动能。

  雄踞南湖区南北向的大道,串起了南湖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等一个个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了一大批“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亚太路科创带书写着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雄心壮志。

  20多年的时光,一颗创新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在这20多年时光里,南湖区一直呵护着这颗创新的种子。

  去年6月20日,亚太北路与湘家荡大道交叉口,原来“北辰路”的路牌变成了“亚太北路”。嘉兴市政府批复同意亚太路调整更名,原来位于湘家荡区域的北辰路更名为亚太北路,而亚太路往南延伸部分,将正式更名为亚太南路。

  亚太路路名的统一,将为沿线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科研活动,为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亚太路科创带建设。亚太路全长也变为了17.2千米。

  干在实处,呈现在南湖区工作的方方面面。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南湖区坚持抓发展为民生。在2024年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情况下,民生支出增长6%,高质量完成了省、市、区民生实事。

  急群众之所急。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大事小情”干起,嘉善罗星至南湖七星公路(南湖段)、新大路(余步公路-广益路段)等实现通车,改造提升了83座农村危旧桥,新增2700多个公共停车位,让群众出行更安心、更方便。此外还创新推出“零工市场”,帮助3000多名灵活就业劳动者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获评省级零工市场。

  办群众之所需。“一老一小”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南湖区推动为老助餐“幸福食堂”街道全覆盖,15家单位入选全市首批儿童友好示范单元,顺利运行区民生服务综合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努力托起他们的平安幸福。

  干群众之所盼。长三角国际医学中心总医院、区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主体完工,嘉兴市康复医院开工建设,孩子们坐进了南湖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万兴校区、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亚欧校区等新学校的教室,区师生用餐配送中心正开足马力建设,30所公办中小学46个校区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乐群众之所乐。努力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让市民和游客更放心、更舒心。南湖景区、月芦文杉、子城梅湾等古城文化核心区游人如织,南湖天地、八佰伴、九曲里、辰溪里等商圈人潮涌动,全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增长31.4%,列全省第10。“南湖有戏”刷屏了朋友圈,《红船·星河》走进了北京,金庸等名人文化擦亮了城市品牌,王蒙等文化名人提升了城市底蕴,参与制作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姓的“吃住行游购娱”和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

  走在南湖大地上,总能看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干字当头 挺膺担当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

  “您好,请问您的企业是什么类型?”“您需要办理的业务具体有哪些?”南湖区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一楼的基金小镇商务中心,工作人员正专注地处理着千里之外的每一项业务申请。

  这里是南湖基金小镇7000多家投资类企业的“大本营”,从合伙企业的注册、变更到备案、注销,再到迁入迁出、质押登记等一系列繁琐手续,都能在这里得到一站式办理。

  作为全国首个特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小镇,南湖基金小镇不仅是资本的聚集地,更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高效的政务服务悄然改变着企业的成长轨迹,让“最火”金融小镇的称谓实至名归,引来全国乃至全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瞩目。

  在这里,企业只需把注册变更信息及相关材料发给服务专员,便能由服务专员进行申报,再由专窗工作人员及时进行预核、受理等一系列工作,大大节省了往返成本和时间。

  在南湖区想“开店”?只要“一件事”。

  徐春荣经营金店已有10多年,亲历了开店流程的持续简化和优化。去年他通过手机App完成了开店的关键审批流程。南湖区创新推出的“开店一件事”场景应用将开店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在线上处理,简化流程,减轻经营者负担,并提供便捷服务。

  得益于南湖区“事权下放”改革,“开店一件事”场景应用的运作有了基础,辖区执法人员在巡逻时即可办理相关事项,大幅缩短了审批时间。小程序还整合了垃圾分类、燃气安全等监管内容,通过智能识别市容问题,实时提醒商户整改。

  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润物无声地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改变百姓的生活。

  去年底,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部分与会代表来到南湖区进行现场考察。“千万工程”引领下的南湖蝶变,获得嘉宾点赞。

  2004年,南湖区出台《南湖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六个一体化”,明确提出要成为全市制度创新、双向互动的示范区,统筹发展、城乡一体的先行区。此后,南湖区围绕“富庶、均衡、和谐”关键词,不断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慢工出细活是韧劲,久久为功是毅力。去年,南湖区发布了《2024年南湖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工作要点》,进一步筑牢共富基石。南湖区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南湖实践”,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建设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和城乡风貌样板区。

  正是因为20多年的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南湖区高质量城乡融合的步伐越走越快,全部镇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部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涌现出三星村等一批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融合发展的生动范例。

  春潮涌动聚势起,中流击水更奋楫。从这个春天启航,奔向更美好的明天,南湖区仍需风雨兼程。上下同欲、实干奋进,方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风劲好扬帆,南湖儿女奋进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