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韩瑜超 摄 影 郑国祥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操之律,舞之韵,梦飞翔”,平均年龄60+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每天坚持跳健身操,追求健康、舞出美丽。
夜幕降临的嘉兴南湖区市民广场上,南湖梦之队的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踩着动感的节拍,动作整齐划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头十足,力量与美感呼之欲出。从2017年队伍成立至今,队员们不顾风雨,每天相聚于此跳健身操,舞出新风尚,也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健身操队伍中的“人气大叔”
——
——
在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举重梦之队都是人人称赞的实力霸主;在人来人往的南湖区市民广场上,嘉兴南湖梦之队只为向快乐出发。
梦之队健身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梦操”,不仅节奏明快、动作干脆利落,还融入了舞蹈的简单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关键还容易练习。“中国梦之队快乐之舞有氧健身操,每年会在线下发布两套新操,我先自己跟着视频学,再教给队员们。广场上每天都有不少市民跟在我们队尾一起跳,我们也很欢迎他们的参与,这份健康和快乐感染了许多人。”南湖梦之队队长郑卡尔说。
他们跟着节拍比画着各种动作,时而弯下身来敲打膝盖,时而双臂高高抬起,时而背手前后弯腰,动作舒缓而有节奏……每天一个小时的健身操让人活力满满,精气神倍增,“我们一年当中除了中考、高考期间休息,其他日子全年无休,从最初十几个人,发展到队员最多时有五六十人,对于我们而言,在退休之后还能找到人生方向、意义和价值,真是非常宝贵的。”郑卡尔说。
在南湖梦之队里,有三四名男同志十分显眼,一位被大家叫“缪哥”的队员,绝对是队伍里的“人气大叔”,他几乎承包了队里的“粗活累活”,像是音响拉车坏了、充电电瓶坏了,他都主动拿去修理。
“尤其要夸夸我们队里的几位男同胞,不仅健美操跳得顶呱呱,人也一级棒,比如我们出去比赛,有什么重活累活都是他们干。”郑卡尔说。
今年春节前夕,南湖梦之队举办了一场年会,他们载歌载舞,依然有着年轻人的精神头,不被年龄定义的他们,向着快乐与健康再出发。
“梦之队”早已成一家人
——
——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们为自己能加入这样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徐阿姨告诉记者,她每天坚持从余新曹庄开车到南湖区市民广场。与她一样的还有王阿姨,她每天从凤桥镇开车过来跳健身操,“我们那里也有跳广场舞的,但我还是喜欢这里其乐融融的快乐氛围,大家早已成为一家人了。”
50多岁的黄姐白天要在家带孙子,她跟儿子儿媳“约法三章”——晚上坚决不带娃,因为她必须要出来跳操,“很多人都不太能够理解,明明白天在家带孙子已经很累很辛苦了,为什么晚上还要出来跳健美操。其实,运动能缓解疲劳和释放压力,运动完之后,回家洗个热水澡,睡眠质量都变得很高,再元气满满地投入下一天,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旁边的队员们都非常赞同黄姐的话。
张阿姨被大家叫作“周末队员”,平时工作日她要上班,晚上又基本没空,就只能周末来过过瘾,“春节期间我反倒是空闲的,一个人也会拉音响出来跳操。”
南湖梦之队里原先有一对夫妻,后来因为要带外孙,就几乎没时间出来跳健身操了,但他们不退微信群,经常在群里“蹲”视频,继续感受群里的这份快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队伍成立七八年了,像这样开心、感人的事情太多太多,每逢腊八节就有心灵手巧的姐姐们带着家里熬好的腊八粥来到广场,和大家一起分享;队中谁家的儿子、女儿结婚,都会来给大家分喜糖,传递喜悦和幸福……”郑卡尔说。这样一支亲如一家人的队伍,曾在第三届长三角体育节第九套广播体操公开赛中取得特等奖,被嘉兴市排舞(广场舞)运动协会授予过优秀团队的称号。
让健康和精彩点亮生活
——
——
由于参与门槛相对较低,通过健身操来健身锻炼,或许已经是当下最为流行的大众体育锻炼方式之一。
“健身操对场地、设备要求不高,简单易学,而且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对中老年人的身体非常友好,长期锻炼不仅能起到增强体质、改善体格、提高体能的效果,还能够起到愉悦身心的积极作用。”嘉兴市排舞(广场舞)运动协会相关负责人说,要想把健身操在基层推广起来,就要让它更容易入门,简单易学,才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此外,还要在各种大小型庆典活动的舞台,给中老年人更多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
“为了提高队员们的水平,我们还不定期邀请中国梦之队大家庭的老师亲临现场指导。比方说我们曾经邀请赵登云老师前来指导,当时我们排练了融合体操、民族舞、水兵舞、弹跳步和华尔兹等元素的节目,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郑卡尔说。
南湖梦之队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不断体现着这支队伍的社会价值,在嘉兴马拉松比赛中,他们在赛场边用整齐划一、欢快律动的舞姿为运动员加油鼓劲,展现了嘉兴中老年人活力向上的面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南湖梦之队以健身操为伴,用健康和精彩点亮生活,“我们希望在2025年,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健康生活的行列。”郑卡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