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 讯 员 袁激霆
摄影记者 赵颖硕 视频记者 高馨宇
这个春节,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声声爆竹辞旧迎新、旅游景点熙熙攘攘之时,潮城海宁以独特的方式解锁春节“流量密码”,为当地市民与八方游客呈现了一场场年味十足的盛宴。
密码1:“来海宁过大年”成文旅市场热点
早在1月22日,乡土味十足的全省“村晚”主场就在盐官镇桃园村拉开帷幕,来自全省11市30多个文化礼堂的300多位演员带来精彩表演,引得台下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蛇年春节,桃园村利用主舞台持续开展越剧表演和各类文艺演出,观众看得入迷。
在斜桥镇,嘉兴江南水乡非遗春晚暨“老底子的年味”海宁市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如约而至。市民和游客在各个市集摊位挑选年货,在非遗体验区剪纸、做糖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密码2:“文艺赋美·新年季”拉满节日氛围
蛇年春节期间,“文艺赋美·新年季”活动也是海宁特地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系列活动之一。在海宁奥特莱斯、金钻天地、横头街、南关厢等景区和商圈,几乎每天都有文艺赋美演出精彩上演。传统与现代实现完美融合,让市民朋友在购物和休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氛围。
“这些摄影家每年春节都给我们拍全家福,真是太暖心了!”春节前,海宁市文化馆和海宁市摄影家协会也在各个打卡点设置“幸福笑脸·文化暖冬”志愿服务活动,为每个家庭拍摄全家福,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此外,海宁多地举行送春联送“福”字活动,展现了书法的独特魅力,更传递了浓浓的年味和温情。广大市民排队领取这份新春礼物,祈愿新的一年福气满满、吉祥如意。
密码3:“多元文化空间”促文旅消费供给
这个春节,海宁市文化馆还在商圈、景区、文化街区开辟文化展示空间,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
在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海宁皮影戏表演,《贺新春》《孙悟空大闹龙宫》等经典剧目让观众欣赏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剪纸、木雕、粉塑等非遗体验活动同样人气爆棚,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在海宁市非遗馆,别具一格的“春韵巳意”新年窗花展,让游客流连忘返。
此外,海宁市文化馆把校外艺术类培训机构的贺岁作品摆放在商圈C位展示,在海宁银泰城、奥特莱斯等地都举办了蛇年主题的少儿美术作品展,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每天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据初步统计,春节长假期间,海宁共接待游客110.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49.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7.95%。接下来,海宁还将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扩展活动菜单,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旅体验,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