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戴瑞雪 通讯员 沈 玮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为营造绿色无毒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和谐安定的新春佳节,连日来,全市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展示禁毒成果,宣传禁毒知识,引导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禁毒斗争。
紧盯春节返乡潮
流动课堂宣讲忙
“现在的毒品五花八门,多了解一些知识,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在嘉兴高铁南站,民警和禁毒社工借助宣传标语和宣传手册,向现场群众讲解各类毒品的形态和危害,并介绍毒品仿真模型,普及禁毒法律法规。
一件件仿真模型、一个个真实案例,让返乡过节的游子、户外散步的群众纷纷驻足观看。“妈妈,这个和我平时吃的跳跳糖好像啊……”“警察叔叔说了,这个是伪装成零食的新型毒品,所以你千万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正在候车的张女士边听讲解边叮嘱7岁的儿子。
这样的流动课堂也走进了商户和菜场。“这趟买菜收获多啊,菜买了,年货买了,禁毒知识也了解了。”在市区长新农贸市场门口,民警和禁毒社工支起“摊位”,一个个“瓶瓶罐罐”的新型毒品仿真模型引来群众好奇观看。民警结合具体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发生在身边的涉毒案件,并设置禁毒知识有奖答题环节,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大家共同营造无毒的社会环境。”返乡大学生刘涛说。
禁毒宣传伴寒假
守护少年不“毒”行
只有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寒假期间,亲子禁毒趣味运动会、禁毒主题游园会等活动,给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堂有趣的寒假禁毒课。
在桐乡李宁体育园,100多户家庭分别组成禁毒萌娃联盟队、亲子禁毒活力队、萌娃禁毒护卫队、无毒有爱先锋队4支队伍,开展禁毒俄罗斯方块、禁毒足球、禁毒投篮等趣味项目。
在海宁110警民嘉年华活动中,小朋友们组成了一支“缉毒小分队”,接受关于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知识学习后,迅速戴上面具和搜查手套,上演了一场“毒品搜查大作战”。他们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短短十几秒,“跳跳糖”“小树枝”“奶茶粉”等各种伪装“毒品”就被精准查获。通过模拟体验,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了新型毒品的危害及复杂的伪装手段,增强了识毒辨毒的能力。
记者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了解到,今年初以来,全市各级禁毒部门已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活动150余次,发放禁毒宣传册2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禁毒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