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腊八”节传递温暖的
小志愿者
N茅盾实验小学104班 赵熙言 指导老师 丁哨红
今天,我参加了一个超级有意义的活动——学校组织我们出去发腊八粥,正好赶上腊八节呢。
一大早,天还没亮,妈妈就把我叫醒了。听说要去送粥,我立马就精神了。虽然周围黑乎乎的,但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期待,因为我马上就要去做一件超级棒的善事啦!
到了学校,哇——好多同学和家长已经在那儿等着了。有的在找朋友,有的已经开始吃腊八粥了。我也赶紧拿了一碗,那香甜的腊八粥不仅暖了我的肚子,还暖了我的心呢。
接着,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推着装满腊八粥的保温壶来了。我们被分成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小组去了消防站,有的小组去了垃圾处理场,还有的小组在热闹的街道上发粥,甚至有人去了凤凰湖边。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在学校门口的街上发腊八粥。我们带着一壶壶热腾腾的腊八粥出发了。
在发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好多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和保安叔叔。每当有人接过我们手里的腊八粥,他们的脸上都会露出笑容,不停地感谢我们。看到他们这么开心,我也觉得超级幸福。
没多久,我们所有的腊八粥都发完了。我感觉好开心,能帮助到这么多人,这真的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以后还能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继续传递这份温暖和快乐。
外公的目光
N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丰子恺学校801班 陈博
指导老师 徐凤兴
一回首,便撞进你的目光。伴随着你的凝望,只希望自己无愧于你的目光。
与外公匆匆寒暄几句,便一头钻进卧室。没有了电子产品的陪伴,再多的空闲都是多余的。与妈妈打了手势,表示想要回家,妈妈允许了。
对于外公,我的心中是烦的。“身子板坐正了”“多吃点饭才能长高”“别老是看手机”……一句句的唠叨已然听腻。所以每次到外公家都很少与他沟通,认为他的墨守成规与自己的现代思想格格不入。
兴冲冲地背起我的包,脑子里全是家中的电子游戏对我投怀送抱,就连灰色丑陋的石墙也变得可爱起来。
一上车,一回首,便看到外公倚在门口的那单薄的身影。像一个闷雷在我心中炸开,眼眸被外公的凝望给牢牢占据。
年近九旬的外公倚在门边,双手微提于腹前,瘦小的脊梁使他看起来是那么的孤独无助。风吹乱了外公那为数不多的白发,他那微微张着的嘴可是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嘱托?
路旁高大的乔木慢慢退去,我的眼中只剩下那个快要倒下的身影。寒风在肆意地呼啸,刮起地上的灰尘,有些呛人。
外公的眼睛早已浑浊,就像一摊清水被人恶意放进沙土。我不知道他究竟看见了多少,但这会儿,他是否看见我惊奇而又痛惜的目光。我也许只是他眼中模糊不清的影像,但是他的眼神那么坚定,那么执着。那双眼睛满满都是不舍与期待,是那么令人动容。
那些早就在脑子里背烂的好词好句,现在却无法形容外公那朴实无华的眼神。外公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中度过了大半辈子。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也不懂什么诗情画意。他只知道侍弄庄稼,把地里的所有产出一股脑地给了身边的人,他比谁都懂得去爱惜身边的每一个重要的人。
汽笛声音响起,外公终成了一个小黑点。那目光我怕是一生都无法忘记了,在那寒风中牢牢望着我的眼神。那就牢牢地印在我心中吧,一直温暖着我的心房。
竖笛之韵
N春晖小学602班 朱泽锐 指导老师 王凤美
伴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结束,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
在九月份的时候,竖笛社团紧急集结,得知要参加比赛后,我们立刻投入了紧张的练习中。
为了比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训练十分刻苦。面对着整整12页生疏的笛谱,我们没有厌烦,而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认真磨炼。在老师和教授的指导下,我们越来越熟练,从气息到指法,从口风到精神,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随着比赛越来越近,我们的训练也更加紧密。当校园一片寂静之时,我们就在报告厅里抓紧排练,每个同学都目标坚定,重复练习,仔细聆听音色和音准,以追求最完美的效果。
比赛终于来临,伴随着骆老师的指挥棒挥起,一首悠扬的《贝尔加湖畔》响起。高声部吹奏的旋律明亮而清脆,恰似贝加尔湖畔那一缕阳光,纷纷扬扬地洒在了湖面上。他们的手指在竖笛上灵巧地舞动,给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中声部则圆润而悠扬,吹出的音符如同一个波浪推向了贝加尔湖畔,伴随着风速的增加,波浪越来越大,拍打在岸上的声音此起彼伏;低声部的竖笛则沉重而舒缓,刚刚还波涛汹涌的湖面,慢慢地平静下来,让人也逐渐平静下来。
最终我们虽然只拿到了银奖,但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比赛的本质——努力,坚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