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陈培玉 整理
洛女士:中小学的期末考试刚结束,我手机上的家长群、闺蜜群、同事群里都在为孩子的成绩、评优等事情焦虑。我很少参与这种事情的讨论,因为我女儿成绩不好,排名在全年级靠后,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个美好的姑娘。
我女儿今年已经六年级,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刻。在不少家长讨论寒假是否需要补课,是否需要请大学生家教的时候,我却早早订下了去北方的机票。其实,这份佛系和超脱,一半是无奈,一半是历经折磨后的通透。
因为女儿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反应慢、理解领悟力差等表现,我也曾带着她辗转于各个大城市的医院。各种检查结果显示,她智力正常,也没有多动症,不缺什么微量元素,医生们都劝我安心,学习成绩好坏代表不了什么。
我不甘心哪,我跟老公虽算不上智力超群,但也都是985毕业的,怎么能生个“学渣”呢?我开始各种“鸡娃”,学科提升、思维开发、文体运动,连明知是“智商税”的什么开发脑力的奶粉都给安排上了,结果却依旧跟期望截然相反。
我每天研究各种育儿信息,一会儿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着女儿一顿夸;一会儿信奉“不打不成器”,她被我搞得晕头转向。我的方式几乎每天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女儿的成绩在班级倒数10名内。
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学习,周末忙补课,就是我那时候的生活写照。这样鸡飞狗跳的日子一直延续到了她四年级下学期。那时,班里换了个班主任,是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女老师。有天,她找我谈话,说女儿在作文里写,自己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自己却是最不争气的女儿,成绩总是那么差……她轻声细语告诉我,我的女儿很可爱、很热心、很贴心,有很多优点,只有成绩不好这一个缺点,为啥不多看看她的优点呢?当时我都震惊了,这个老师怎么跟别的老师不一样呢?她说她教过许多孩子,她看一眼就知道我女儿是个特别美好的小姑娘。这个老师太贴心了,我当时一边听她的电话,一边流眼泪。我知道她说的都是真话,她真的像个妈妈一样在爱她的学生,而我做得连老师都不如。
我改变了心态,也改变了教育方式,虽然女儿的成绩依旧没什么大起色,但我明显感到她比以前更自信、更快乐了,她喜欢的绘画也获过几次小奖。我们彼此都很开心。
自从调整好心态后,我的生活也变得松弛了很多。不再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不用再赶着上各类兴趣班,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聚会、健身,也可以算是一场我与孩子的相互救赎吧。
我说这个故事不是在标榜我的教育有多成功,我只是想说,大家在关注孩子成绩的时候,更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他们成为阳光、自信的孩子,如果能有优秀的成绩当然更好,但别过于苛刻。
家长卷孩子学习不是错,掌握一个度很重要。对像我女儿这样的孩子来说,可能需要的是多肯定,发现她的闪光点,让她在能力范围内成为更精彩的自己,而不是永远去追逐学科成绩优秀的人,做他们的影子。
万姐有话说:在家长们都拼命“鸡娃”的时候,你能做到淡定从容,真的非常不容易。事实上,大多数孩子是普通人,就算拼尽全力,也赶不上聪明的学霸,可在这个互卷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童年和少年的欢乐,身心健康都受到极大影响。很多家长明知这个道理,却丝毫不敢松懈,被裹挟着加入“鸡娃”的队伍。等到孩子成年进入社会,他们才发现,之前做了很多劳民伤财的无用功。你的孩子很幸运,遇到了好的班主任,身上的闪光点被看到。但愿成绩不好的孩子都能像她这样,不被分数压垮,永远自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