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徐杨蕾
通 讯 员 李 佳 田建忠
“门口就有卖爆米花的,这是小时候的味道,我要来一袋。”“妈妈快来,我要参加这个打卡活动。”“写福字、画茧画、打年糕……我都想去体验一下。”昨天中午,走进崇福镇湾里村肇昌集镇,人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我们的节日”2025年崇福镇第七届年俗活动拉开帷幕。
年糕飘香,传来浓浓年味
中午12点,率先开始的是臼打年糕活动。一块石臼置于中央,周围聚满了人,大家的脸上满是期待与好奇。石臼边挂着一面锦旗,写着“2024年‘我们的节日’风雅桐乡中国年暨第八届臼打年糕大赛年糕王”。
“我们打年糕已经十几年了,拿年糕王也已经好几年了。”顾阿姨边熟练地往石臼中撒上米粉,边回答记者的提问,“这是我大伯,我们团队一共5个人,打年糕也讲究团队合作。”
手持大木槌,66岁的顾健松正用力击打着放在石臼中的糯米团。每一次木槌落下,都伴随着糯米团被挤压发出的“咚咚”声,糯米团在反复敲打中逐渐变得柔软有弹性,散发出诱人的米香。
没过多久,甜香软糯的年糕就打好了。师傅们把年糕从石臼中取出,分发给围观的村民,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这个好吃,比外面买的香多了。”住在崇福镇上的吕阿姨特意赶到湾里村参加活动,她手里拿着一块年糕,正往上面撒红糖,“我去年也来了,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今年知道消息后特意赶来。”
一臼软糯香甜的年糕瞬间便被分完,大家咀嚼着那份细腻的甜蜜,欢声笑语中脚步不停,继续沿着古朴的老街探寻,拓镬糍、磨豆浆、画糖画……各式各样的年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非遗载福,带来深深祝福
“这是我们的非遗历本袋,佩戴历本袋是‘老传统’了,这些都是我妈妈手工做的。”在“金蛇拜岁”年货市场,14岁的闻宇阳正在给游客作着介绍。历本袋其实就是香囊,特别之处在于这种香囊的“肚子”里装有剪碎的日历本、磨成粉的桃枝等物,佩戴在身上,祈求健康平安。
闻宇阳的妈妈名叫夏晓梅,虽然是一名90后,但她已经是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一名有着20年历本袋制作经验的“老师傅”了。
为了让老手艺跟上时代发展,夏晓梅在历本袋制作上融入了许多小巧思。每年,夏晓梅都会制作十二生肖的历本袋,同时也会根据不同节日推出节日限定款。因为人们不太会将传统历本袋挂在车上,因此在摊位上还有车挂、钥匙扣、装饰品等不同形式的历本袋,满足不同年龄层人群的需求。
“虽然我还不能独立制作完成一个历本袋,但在妈妈开设的培训课程中,我可以帮助辅导一下其他人。每逢年俗节日,我都会帮妈妈出来摆摊,向大家介绍历本袋。”闻宇阳告诉记者。
下午1点,阳光正好,各个摊位的人气也越来越旺。在另一边,“喜见升卿”曲艺表演也开场了,《花园会》《楼台会》等众多经典的戏曲选段精彩上演,吸引众多游客与市民驻足观赏,观众队伍从戏台前绵延至河对岸。
据了解,“我们的节日”2025年崇福镇第七届年俗活动将持续至1月24日,新春集市将于近日在横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启,并持续至2月4日,为市民游客献上韵味悠长的节日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