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戴瑞雪 通讯员 何蓉娜
如何进一步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如何快速处置警情,让派出所真正回归“主防”一线?
为解决这一难题,2023年6月,嘉兴公安启动智慧巡处一体化改革,在全市11个派出所开展试点工作,从标准化、场景化、智能化、社会化入手,全面推进智慧巡处一体化。近日,全市公安机关社会面巡控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秀洲举行,全面总结试点工作成果,交流试点经验,并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
智慧巡处,让动态防控更精准
“学校门口围了很多人,好像是吵起来了!”近日,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区分局高照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报一起纠纷警情,值班民警立即根据巡逻警力动态分布情况,指令路面机动巡逻警力前往该区域增援。十分钟不到,包括轻装PTU在内的机动警力到达学校门口进行处置,并联动辖区交警中队进行交通疏导。
根据现场回传画面,值班民警实时根据现场情况开展指挥调度,为一线民警处置警情提供支撑。经现场了解,原来是两名家长来学校接孩子,因停车问题引发纠纷。所幸警力到场及时,快速化解纠纷,现场交通秩序恢复了正常。从纠纷发生至现场处结恢复交通秩序,用时不到10分钟,这得益于全市公安推广应用的智慧巡处一体化机制。
“我们突出派出所主防、警种赋能,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设立总指挥部,贯通数据流,统筹巡特警、交警、派出所巡防警力,实现一个指令、三警联动。”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区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陈勇介绍,智慧巡处一体化后,面对突发警情,处置更快捷,“将街面的巡防力量全部集成在一张图上进行展示,然后将对应的警情、重点场所的位置、高发警情的区域等情况,全部给予提醒。街面上的警情,不管是交通类型的警情,还是求助类、盗抢类的警情,各类警种都可以参与,保证在街面上是全科受理的状态。”
以“五巡+”智慧巡控机制为牵引,近年来,嘉兴公安进一步完善指挥调度、快速反应、风险导勤、精准查控、勤务管理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全面推动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在基层落地。
高效规范,让应急处突更有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街面突发警情,全市公安组建起装备精良的巡处防队伍,采用网格式巡线、守点、控面等方式,加大对就近突发警情、城区社会面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劝导及一般交通肇事现场的先期处置力度,全面承担街面巡逻防控、警情处置、应急处突等职责任务,并与派出所巡逻防控、接处警相衔接,固定力量、固化机制、落实责任,实现24小时动态巡防值守。
在巡防管控过程中,快速反应机制的运用尤为重要。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巡逻大队大队长蒋浩介绍,各巡处防队伍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我们形成了‘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身边见警察’的全天候巡防管控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助于快速反应机制的开展,也有利于在前端快速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此外,巡逻防控工作也离不开新技术装备的保障支撑。交流会上现场展示的轻装PTU三轮摩托车、无人机反制网捕设备等就非常实用。“三轮摩托车载用装备的数量更多,处警时如果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方说交通警情或者暴力警情等,我们的反应速度、处置能力、装备的携带能力都会大大提升。”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区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李东介绍。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是最强大脑,社会面巡控是最快手脚,两者紧密协同,就能发挥最大力量。“把以往巡逻防控的理念,从警情主导向风险防控转变,全方位提升社会面巡防与接处警的反应速度、处置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起事件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都能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嘉兴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