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研训添翼,引领教育向未来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01版:嘉兴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图片由嘉兴教育学院提供

  

  2024年,嘉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优学在嘉金名片持续擦亮。在省教科规划课题、省教研课题、省教师教育规划课题的立项和成果评审中,我市共有107项课题立项、62项成果获奖,其中10项成果荣获一等奖,立项总数、获奖总数、获奖层次再创新高,研训人员的省级课题成果获奖比例高达34%。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教育研训工作成绩亮眼。

  2025年,教育研训人又将如何以高品质研训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1月13日,嘉兴市第三届教育研训学术节暨第二届教育研究博览会在嘉兴教育学院开幕。聚力改革、对标课改、智慧研修、五育融合……教研员代表分享自己的研训成果和心路历程,展现教育研训人的进取精神、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

  

  聚力改革育新人

  “人人都是健康促进者!”嘉兴市中小学心理教研员孔宁和研究团队成员戴敏燕现场分享了《区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生态的构建》研训成果。

  据了解,在该成果促进下,我市形成了“三横两纵”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创建了“总分总一站式”心理服务机制和校家社医法协同服务机制,优化了心理服务阵地、人员、信息三类资源,开辟了“发展—预警—干预”全链条路径,实现了区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全域共享、全员共育、全程共助。

  李强是嘉兴市义务教育评价员,他和团队成员带来了《三型联动:市域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样态》的分享。该课题以“育人为本、激励改进”为理念,构建了小学生综合评价“三型联动”的改革样式,其成果被确立为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

  现场,课题团队成员从区域推进方略、学校实施样态和教师行动路径三个层面介绍小学生综合评价的实践经验。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祖英以区域推进方略为例,介绍了秀洲区在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时确立的三条路径,分别是擘画质量评价体系、拓宽学科研究视域、布局生本评价实践。

  

  对标课改优课堂

  新课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对标课改持续优化课堂,达到学科育人和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嘉兴市义务教育英语教研员姚彬和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中地理教研员许婉英分别从英语、地理学科的角度分享了课题成果。

  姚彬分享的课题是《主题引领下初中英语听说“学—教—评”改进行动研究》。该课题遵循“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核心课程理念,针对市域内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2018年中考英语听说能力首考中所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实施听说“学—教—评”协同改进,创建主题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与评价新样态。

  作为高中地理教研员,许婉英分享的是《育图像素养:大观念视域下图说地理学教样态》。据介绍,该课题成果实现了“确定地理图像素养的结构要素”“厘清(义教阶段)地理图像的分类系统和学习机理”“确定图说地理学教设计的标准与原则”三方面的理论成果。

  这两项课题成果是我市对标课改优化课堂的缩影,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产生了有力的推动。姚彬课题组的成果荣获2022年浙江省教研成果评审一等奖,许婉英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带动省内4区16校加入试教试学,研究成果在全国地理综合学术年会上展示,在新疆、福建、宁夏等名师和骨干教师研修活动中交流。

  

  智慧研修促发展

  数字赋能,让研修更智慧。

  从2012年起,南湖区就开始实施绿色评价,进行学习质量监测,产生了多维监测数据。数据如何改进教育教学?南湖区义务教育评价教研员刘帅和团队成员开始了探索,并形成课题成果《教师数据素养的“纵向伴随式”区域研修新样态》。

  该课题成果的相关经验做法在省级活动中作了展示和推广,并获得相关专家高度评价。舟山教育学院副院长王依群说:“从绿色评价到数据素养,南湖区一年接着一年干,只有‘让数据说话’,让教育评价走进课堂,评价才有厚积薄发的可能。”

  2019年12月,嘉善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必须要聚焦“一体化”,打造“高质量”的教改样板。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专业素养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嘉善县研训中心副主任沈敏燕带来了课题成果《网格化研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实践》。该成果通过校级教师“全纳奠基式”家园赋能、片域优师“能者先行式”社区成长、县域名师“反哺共赢式”驿站增智等三级网格化研修路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育融合强素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教育研训人是怎样思考这一命题并付诸实践的?

  嘉兴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陆勤认为,道法课程就是要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桐乡市高中物理教研员沈正杰认为,物表现为以实验为基础,理体现为以思维为中心,科学是行与知、真与美的结合;嘉兴市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赵明认为,体育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嘉兴市中小学音乐教研员倪佳表示,美外于形、内于心、固于魂;嘉兴市小学劳动教育教研员林雅珍表示,只有经常不断地劳动,才能丰富精神生活。

  在对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学科现状作了深刻剖析后,五位教研员又对学科应当如何去突破进行分享。

  以物理学科为例,沈正杰认为,物理学科要倡导以情境润情感、促实践、启思维,以达成育素养和融五育的目标。以劳动学科为例,林雅珍表示,要基于项目的STEAM学习来破解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一是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二是在真实场景任务中将各学科知识和个体经验不断建构,让学生沉浸式深度探索,增强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

  

  “学”以共进“研”以致远

  教育研训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把握教育规律、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红船旁的品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教育研训研究工作,要发挥好联结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动研训工作改革创新,以品质研训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嘉兴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永强对下一步如何做好研训工作提出了要求与期望。

  一要做实宏观研究,当好行政决策的参谋员。教育研训要在宏观研究上下功夫,创新决策咨询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二要做优中观研究,当好教育改革的推进师。广大研训工作者要心系改革、助力改革,为改革破题提供专业支撑。三要做新微观研究,当好问题解决的开拓者。教育研训人员要主动聚焦新领域、研究新课题,解答时代命题,更好地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服务研训事业发展。

  2025年,我市教育研训工作将全力开展 “创新进取?品质提升” 深化年活动,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要进一步提升科研工作品质,进一步发挥研训一体优势,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攻关,以教育研训为坚实杠杆,全力撬动我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嘉兴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军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