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讯员 许睿嘉 金逸帆 漫画 张利昌
临近春节,不少诈骗分子开始绞尽脑汁“冲业绩”了!“假年货”“假车票”“假客服”等各种花式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这不,最近一段时间,又有市民差点掉进诈骗分子精心准备的陷阱里,好在嘉兴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火眼金睛,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保住了市民的“钱袋子”。
同时,为了守护市民特别是“一老一小一新”的“钱袋子”,这段时间,嘉兴金融机构频频发力,走进学校、社区、企业,以案说诈,为大家进行反诈宣传。
银行不给老人取“看病钱”?
警方得知后竟送来表扬信
前不久,中国银行嘉兴王江泾支行营业厅内,60多岁的周阿姨推开了网点的大门,手里紧攥着一张20万元的大额存单,神色匆匆前来办理取现业务。
“阿姨,您的存单还没有到期,方便问一下这笔钱要做什么用吗?”综合柜员何迈仔细察看存单询问。“我看病,急用,麻烦快点办理。”周阿姨回应。
何迈心里泛起了嘀咕,现在看病大多是电子支付,即便使用现金也不会一下子要这么大金额。心有疑虑之下,何迈再次提醒:“阿姨,现在支取,大概会损失6000多元利息,太可惜了,要不问问家人有没有其他活期资金先用?”“没关系,这点利息我理财投资能赚回来,你赶紧办就是了。”周阿姨催促道。
听到周阿姨前后不一的表述,何迈顿生警觉,立即报告内控副行长徐名伟,请求协助劝阻。沟通中,周阿姨表情愈发不自然,态度逐渐强硬,徐名伟判断客户遭遇了虚假投资理财诈骗。为了稳定客户情绪,徐名伟答应办理取现,但由于网点库存不足,可以帮客户预约现金次日来支取。客户离开后,徐名伟立即联系王江泾派出所,报告了客户的情况和联系方式,申请反诈专员协助处理。
次日,周阿姨再次前来,大堂经理吴玲玲迅速联系反诈民警请求协助。等待期间,吴玲玲保持与周阿姨的沟通,推荐其投资正规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不低,但周阿姨不为所动。不久,反诈民警赶到,与吴玲玲共同劝说,详细分析了骗子的诈骗手段和可能面临的严重损失,告诉周阿姨取现金类投资诈骗就是不法分子为了不留下资金转移记录,为警方侦查制造障碍,后期很可能签订虚假的“投资协议”,最终血本无归。
在两人不断劝说下,周阿姨渐渐意识到自己被骗,终于吐露实情。原来,周阿姨有个“朋友”向她推荐纺织生意,承诺投资20万元,每年收益能达到数万元,远高于银行存款利息。但他只要现金,而且这个生意要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就会失去商机挣不到钱。最终,周阿姨放弃了支取大额存单,对支行和民警的及时劝阻表示衷心感谢。
“贵行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协助我们避免一起较大金额诈骗案件的发生。”没过几天,支行就收到了嘉兴市秀洲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的表扬信,对该行员工吴玲玲、何迈、徐名伟的机智表现予以表扬。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愈演愈烈,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坚持常态化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和柜面防范措施宣导,竭力守护市民的“钱袋子”。“我行将持续加大对‘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人群的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提高大众风险防范意识能力,深化警银联动,共同构建筑牢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全力守护好市民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支行负责人表示。
网友“态度好形象佳”?
屏幕的背后或许是骗子
“你们只需要给我办理取款业务就行,其他不用管。”前几天,在工行桐乡洲泉支行,一名女子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态度明显不耐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天,这名女子来到网点要取款20万元,经办客服经理小张常规询问客户取款用途,得知为货款后即为其办理业务,并呼叫现场经理朱经理前来复核。然而,当朱经理进一步询问该女子具体用途时,女子推翻了先前的理由,表示卡上的钱是工资款。前后不一致的言论引起了朱经理警觉,出于职业敏感向该女子进行风险提示,普及当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这时,该女子开始表现得很不耐烦,坚持要求取款,同时要联系其丈夫。朱经理发现客户通过微信视频电话与对方联系,且全程用普通话沟通,便建议由工作人员向对方了解取款用途,结果微信视频电话突然中断。朱经理查看了对方信息,对方名为“顾川”,头像为一名身穿军人制服的青年男性形象,与女子的聊天记录均为视频通话,没有任何文字聊天记录。此时,朱经理基本确认该女子是遭遇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
随即,工作人员向该女子开展反诈宣传,同时,朱经理立刻将信息上报上级行,并联系了当地公安机关,请公安机关再次对该女子进行反诈提醒。最终,该女子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真的遇到了电信诈骗,并放弃取款。
“面对电信诈骗事件呈现出蔓延性、手段翻新速度快且隐蔽性强等特点,工行桐乡洲泉支行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联动当地公安机关加强堵截,切实发挥出金融业在反诈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为维护稳定有序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该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申请补贴要开通支付宝?
老人险成电诈“工具人”
在海宁农商银行城北支行,也有一起诈骗案件被成功堵截。
前段时间,一对老年夫妻走进城北支行碧云丰收驿站,表示有一笔资金要汇入支付宝账户中,故前来银行开通支付宝并绑定银行卡。由于两位客户年纪较大,且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大堂经理提高警觉,询问他们资金来源和具体用途。一开始两位老人支支吾吾含糊其词,再三询问下,他们称有一笔中央补贴需打入支付宝,还打开微信,向大堂经理展示与对方“客服”的聊天记录,“对方要求我们开通支付宝,然后打开客服提供的链接,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并通过刷视频的方式获得中央补贴30万元。”
了解事情缘由后,大堂经理确定这是电信诈骗典型套路,便立即进行劝阻,并向两位老人分析疑点,然而他们不相信,坚持要求工作人员立即为他们办理业务。于是,大堂经理联系了派出所,警银协作,共同对他们进行反诈宣传和教育。老人一开始对民警的劝导也不信任,民警通过实际案例举一反三讲解分析,银行工作人员也告知他们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支付宝账号等皆不可提供给他人使用。再三劝阻下,两位老人才意识到自己险些进入诈骗分子的圈套,成为电诈“工具人”,最终打消了操作念头。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形式多样且呈现多发态势,海宁农商银行持续提升员工反诈防骗意识。银行作为账户风险防范第一道防线,办理业务坚持“一查、二看、三问”,时刻保持职业敏感度,同时加强警银协作,着力为客户把好资金安全关,共同守护市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