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邓圆谧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嘉兴市水利局获悉,在2024年浙江水文改革创新项目评选中,由市水文站申报的《嘉兴市平原河网洪水预报模型应用研究》入选典型案例,为平原地区洪水预报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嘉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研究在平原河网地区首次建立了涵盖市县两级江河湖枢圩等多要素的平原河网模型平台,不仅克服传统经验预报方法无法提供动态过程预报的局限性,也弥补了水动力模型在水位预报精度上的不足,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平原河网地区的水文动态,为水利调度和防灾减灾提供更加精准和科学的决策支撑。
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河道交错纵横,水位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水流速度缓慢,且深受水利工程调度影响。为了精准预测和有效应对潜在的洪水风险,市水文站开展洪水预报模型应用研究,基于嘉兴数字孪生水网系统,通过图—数—模互馈技术,将地理信息、数据与模型紧密结合,实现了对复杂水网系统的智慧化模拟,为洪水预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进入嘉兴市平原河网洪水预报模型应用可以看到,一组组数据与图标汇聚成像,实时显示全市降雨、水位、工情等信息。“应用通过耦合传统的水文水动力模型、洪水经验预报模型、洪水淹没分析模型和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模型等多种模型,共享接入太湖流域模型、排水管网模型等实时数据,形成综合性的预报系统。同时,依据配置的工程调度方案,对试点区域的洪水淹没风险进行细致分析,实时预报未来24至72小时内的河道水位以及进出水量的动态变化,有效解决了平原河网预测预报智能化程度不足等难题。”市水文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不仅是适应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水文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接下来,嘉兴将从数据收集、模型复盘、边界配置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洪水预报模型,持续深化水文改革创新,为平原河网地区的水利调度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奋力推动水文现代化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