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南湖区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让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共筑“绿水青山”,共享“金山银山”。即日起,南湖晚报开设特色宣传栏目“‘两山’看南湖”,聚焦一个村的生态蝶变、一条河或湖的“前世今生”、一群人的生态守护、一家企业或是一个园区的“涅槃重生”,以观察者的视角记录他们的生态故事,以小见大,从而折射整个南湖区的生态环境改善。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章森飞
上周末,一场“微度假”IP研学游让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又火了一把。十多个小朋友沿着村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设施一路参观,深度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长秦村距嘉兴市区仅几公里,拥有约3000亩高标准农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房屋老旧、环境杂乱的农业村,如今摇身一变,不仅生态环境焕然一新,还成了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的典范。
“经过不懈治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村里也一天比一天多姿多彩。”长秦村党委书记徐志强说,环境转变是一次华丽的蜕变,“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惠及民生的“金山银山”。
向绿而行
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走进长秦村,眼前大片的稻田不久前刚刚收割过。往里走,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大地学院里,户外设施错落有致;大型稻田魔网上,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每个周末,来这里玩高空探险、稻田魔网的小朋友络绎不绝,上周我们还接待了研学团队,7间民宿都住满了。”顽酷魔力院子的负责人周家齐告诉记者。
这两年,村里农房配合项目搬迁后,变成了一栋栋造型别致的建筑,并招引来村咖、儿童户外游乐设施、水上项目等全新业态,周家齐的顽酷魔力院子也应运而生。
然而就在几年前,长秦村还是房屋老旧,村民生活空间狭小,房前屋后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杂物,既影响美观,也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生猪养殖,围网养鸡、养鸭,家家户户都这样,家禽的粪臭味和异味弥漫在空气中,整个村庄的生活环境让人不敢恭维。”回想过去,徐志强直摇头。
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019年,长秦村率先在庙浜片区开展“党员带头致美,带领群众致美”工作,村干部和党员一起深入农户,进行房前屋后环境清理,通过积极整治和参与评比,党员、组长带头示范,动员全村村民一起参与,共同推进全域整治。同时,引进第三方保洁单位,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等进行全方面保洁,还对保留下来的老宅进行修葺和围墙改造,并新建了3处休闲健身路径和小型公园。
环境的改善,对村民们产生了积极影响。“以前天黑了我们就上楼了,现在吃好晚饭后到庙浜散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生活不要太惬意。”住在核心区的村民徐师傅笑着说。
点绿成金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现在,住在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村庄里,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村子变美了,今后能够做点啥”成了村两委班子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长秦村坚持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渔里问道”示范片区建设,打造了“渔里汇·农市之窗”“渔里乐·大鱼海棠”“渔里居·星创天地”“渔里享·友邻中心”四大板块和6栋让人眼前一亮的主体建筑。
2024年4月,“渔里问道”核心区的“稻来米in渔里”板块开始试营业,长秦村通过青“村”合伙人计划,吸引“千品岩创材料美学馆”“远树咖啡”“有狗宠物寄养”“观自在疗愈空间”等一大批创业项目纷纷落户。
“第一次看到‘渔里享·友邻中心’的时候,就被周边的景色吸引了,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样子,把工作室开在稻田里,真的太棒了!”90后千品岩创材料美学馆主理人朱小冬夫妇对长秦村的环境赞不绝口。
此外,长秦村还在庙浜片区打造了大地学院,主张“生活的养分都在土地里”,以余新镇农业特色为基底,链接周边的农业大户,将“米文化”“菜文化”“瓜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以“研学+”理念为核心的研学基地。
一边是美丽,一边是经济。随着“渔里问道”项目名气的逐渐提升,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观光旅游,品尝农家美食,购买农产品。这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村民们的经济收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村民小王就会报名入驻“青‘村’young市集”,来这里卖三明治、鸡蛋汉堡,他坦言,工作之余增加些额外收入,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