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哪些非遗走进了校园?

日期:01-09
字号:
版面:第03版:嘉兴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 讯 员 袁激霆 吕 旸

  

  本报讯 记者昨天了解到,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于近日公布的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名单中,嘉兴共有5个优秀案例入选。

  据了解,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传承与传播,进一步深化“非遗进校园”工作,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此次“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共有66个案例入选。其中,嘉兴有5个案例入选,分别为:秀洲区的“‘艺’路有泥 守艺非遗——王店泥塑彩绘进校园实践案例”、桐乡市的“蓝印工坊:少儿蓝印花布社团学习载体的设计与运作”、平湖市的“平湖派琵琶进各级校园 助力全民艺术普及”、海宁市的“溯本·弥新·育匠:行知理念下‘硖石灯彩’活态传承模式研究”、海盐县的“动态印迹:非遗进校园初中美育课程新样态研究”。

  “硖石小学的这一实践案例,为‘非遗进校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硖石灯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更多青少年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海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硖石灯彩作为海宁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针刺工艺和融汇多种艺术门类的精湛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而海宁市硖石小学,将这份非遗瑰宝引入校园,让硖石灯彩在校园中绽放新的光彩。

  据悉,成功入选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后,我市的这些优秀案例都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路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全省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属地文化部门也将积极宣传推广优秀实践案例的先进经验,强化政策指导,不断探索非遗进校园的路径方法,不断创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非遗高质量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