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
李阿姨的一天
N王柏强
七十多岁的李阿姨是社区里出了名的大忙人。退休十几年来,她从来没有清闲过,居民们总是看见她东奔西跑,忙这忙那,像个陀螺似的不停转。
清晨,天蒙蒙亮,李阿姨就已经起床,喝杯牛奶、吃个鸡蛋后,她就来到社区的中心广场,她是社区“太极拳团队”的老师,十多年来,天天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太极拳学员。她对待学员的热心、耐心和恒心,让她获得了“三心教练”的美誉。除了强身健体外,她带领的“太极拳团队”参加市、县的太极拳表演赛,还捧回了一个个金奖、银奖。从广场回家后,是李阿姨每天雷打不动的“再学习”时间。家里的书柜放满了一排排的书籍,其中最多的是有关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书籍,如《中老年健康知识集萃》《家庭急救知识手册》 等。李阿姨在阅读过程中,还习惯做好重要内容的摘记。居民们都知道她有着很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大家有什么这方面的问题,都会找她请教。比如有一天,孙阿姨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右手,李阿姨快速地从家里拿来自家备用的烫伤药膏、消毒纱布等,小心地为孙阿姨包扎。
时间已经将近中午,李阿姨赶紧来到社区活动室,戴上“环保巡逻员”红臂章,参加社区的例行环保巡逻——垃圾分类是否准确、店容店貌是否美观、车辆停放是否规范……这些都是巡逻中关注的重点。李阿姨是资深的巡逻员,参加环保巡逻已超过十年,全社区的男女老少几乎都熟悉她,也愿意听从她和蔼可亲的劝导,这对小区荣获全市“优美示范社区”称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午,李阿姨快步来到社区的“老年幸福食堂”,因为她还是社区“志愿者送餐队”的队员。她看了一下食堂的记录本,记住了今天要送去饭菜的是哪几家高龄老人家庭。然后,把放着几个不锈钢餐盒的保温箱固定在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后座上,给几个纯老年人家庭送去了他们预订的饭菜。吃过午饭,李阿姨休息片刻后又来到了社区活动室参加“社区文艺宣传队”的节目排练。近来,她们正在紧张排练一部由她执笔创作的“幸福的一家”短剧,主要情节是赞颂一个家庭的几代成员都尊敬、关爱长辈的优良家风。节目不但有教育意义,而且通俗幽默,有很强的吸引力,之前有一场公开的排练,就得到了居民的喜欢。
晚饭后,李阿姨照例从信箱中取来当天的《南湖晚报》,戴上老花眼镜,认认真真地阅读着。每天看《南湖晚报》是她长年累月养成的一大习惯。因为李阿姨认为,如今的网络时代,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各类信息层出不穷,但这些信息往往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然而《南湖晚报》不但贴近市民,传递快捷、准确的方便市民生活的信息,还因为其主办单位是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而具有新闻的权威性,传达了党和人民的心声,具有极高的可信度。所以,李阿姨和许多喜爱读报的朋友一样,一直保持着以阅读《南湖晚报》为主来获取信息的习惯。除了本地新闻是李阿姨关注的,她尤其喜爱《南湖晚报》的副刊,嘉兴的历史、文化等等都在副刊上生动展现出来。比如社区里搬来了新嘉兴人,李阿姨常会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嘉兴的方方面面信息,她的这些知识储备就是来自常年读晚报的内容。
李阿姨的“读报”是她每天休息前的最后一项活动内容,每次都是到了老伴在她肩上轻轻地拍打了几下,指指贴在墙上的“作息时间表”,她才不情不愿地放下《南湖晚报》,结束了她忙碌的一天。当然,久而久之,即便李阿姨觉得自己要休息了,她也假装还拿着晚报在读,等着老伴来拍她肩膀——这是《南湖晚报》的又一个不为人知的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