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 讯 员 刘丽佳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软件产业发展已然驶入快车道,并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
在嘉兴,软件产业同样发展迅猛——
近日,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英语教材编辑软件V5.3”入选“国内首版次”软件,标志着嘉兴在国内首版次软件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2024年,嘉兴新增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军企业1家、上市软件企业1家、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10家,共完成市本级工信领域软件产业资金兑付640万元;2024年1至11月,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195.8亿元,同比增长13.5%,总量、增速分列全省第四和第二……
软件企业拔节生长
“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自动生成个性化的高质量数字教材。”在蓝鸽科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AI英语教材编辑软件V5.3”逐渐具象化。
蓝鸽科技是一家深耕智慧教育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悉,该产品核心技术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1项团体标准,并已完成国产化的操作系统、CPU处理器、数据库适配迁移,目前该产品已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多所学校应用。未来几年,蓝鸽科技的目标是实现该软件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第一。
如同蓝鸽科技,嘉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正在加速崛起!
2024年10月,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这是一家为中国医学科学行业提供从研发到营销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截至2024年3月31日,太美医疗科技已经能够为行业各方提供超过40项软件产品和数字化服务。在优质的产业生态环境之下,太美医疗带头“跑起来”,为嘉兴软件企业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成功样板”。
国产软件“拔尖”并非一家企业单打独斗。2024年,嘉兴共开展软件产业“链群配”活动5场,对接项目近20个。发布软件企业营收规模分级奖励、信息服务业项目投资、创新载体培育等产业发展政策,鼓励软件企业做大做强。
软件基地拔地而起
这几天,位于浙江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以下简称高创园)西南面的长三角(嘉兴)软件交付基地项目现场施工正酣。
“3号地块将迎来项目预验收,计划可以在本月完成竣工验收,其他地块计划在春节前完成打桩及基坑围护工程,预计整体工程将在2026年竣工。”嘉兴经开区创投集团运管公司副总经理范志青告诉记者。
眼下,嘉兴市正加快构建“一核三园引领、全域整体推进”的软件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核”是指依托高创园,高标准打造嘉兴软件产业核心区,重点打造长三角(嘉兴)软件交付基地。自高创园开园以来,已吸引560多家企业入驻,累计引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60余名,硕博人才500余名。同时,园区还建立了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汇聚了超万名各类人才。
浙江出海云技术有限公司是高创园内的一家“明星企业”。依托于平台与政策的支持,企业自2021年成立至今,已服务全国1000余家企业及政府机构,帮助中国制造、中国文化数字出海。“我是嘉兴人,选择在嘉兴创业,有经济效益的考虑,也有社会责任的考量。”公司董事长华俊表示,“如今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接下来,嘉兴将抢抓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新机遇,依托我市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先发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招引软件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算力产业,加快打造算力应用新场景、新模式,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深入开展软件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软件产业创新能力、开发能力、应用能力和服务支撑能力,将嘉兴建设成长三角区域有影响力的软件产业集聚地、软件技术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