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女儿花钱大手大脚,我决定“断供”

日期:01-02
字号:
版面:第11版:万姐聊天吧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整理

  叶女士:我女儿今年27岁,在嘉兴一家企业工作。上班4年,她非但没攒下一分钱,倒是我们做父母的一直在补贴她。她说公司同事都是这样的消费水平,她这样做为了“随大流”。痛定思痛,我们今年终于决定给她“断供”了。

  我跟老公都是普通职工,家庭年收入20多万元。因为我们平时比较节约,一年下来能存下15万元左右。我们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人,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蛮舒心的。存下来的钱我们打算给女儿买套房子,也算是娘家给她的底气吧。

  女儿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各方面都不错的公司。转正后,她一年拿到手有13万元左右。一个小姑娘月收入能过万,我跟老公都非常满意了。没想到的是,她赚得还行,花钱更行。刚开始工作的几个月,我们都是一万一万补贴给她的。我也知道职场跟大学不一样,总要买一些像样的衣服、化妆品之类的东西。

  她工作一年后,还是每个月问我拿钱。我就有点不开心了,问她工资都花哪里了。她说每月咖啡、聚餐花费两千元左右,买衣服、化妆品平摊下来也得有个五六千元,再加上一年两三次外出旅游和买包包,这点工资肯定是不够的。这样的开销让我诧异,她一个月的花销,能抵我一年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了。我让她省着点钱过日子,咖啡就喝公司提供的,聚餐之类的非必要就不参加了,衣服和包包也得量力而行,没必要买名牌。

  我话还没说完,她就打断我了。她说这些都是必要的开支,在公司,她这样的花销还算是省的。用她的话来说,大家都在追求品质生活,她也不能落后。要是她的东西都没啥牌子,肯定会被同事们笑话,甚至被孤立。

  其实,我们这几年花在女儿身上的钱已经不少了。买车花了20多万元,还每年贴补她六七万元。如果这些钱花在她读书进修上,我不会心疼,但看她这样大手大脚花钱,我真的很舍不得。她回家老是说,这个同事今天买了个几万元的包,那个同事又买了哪个牌子的手表。我们三番五次提醒她,年轻人要多跟人家比工作,少比吃穿。

  我们苦口婆心劝,她是一句都听不进去。不管哪个同事添置了什么新的行头,她都会了如指掌。马上要过年了,她跟我说想去国外玩一次,再买一个包包,需要我赞助3万多元。看我没答应,她又做起了思想工作,说去国外是为了开眼界,包包比国内便宜,这样等于省下了机票费用。我老公忍不住了,问她出国是去进修业务吗?买包是公司规定吗?如果是,就请公司报销,如果不是就不要去了。我心里也挺生气的,她上班都4年了,还大言不惭一直要我们贴钱。

  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小姑娘爱漂亮,适度的消费我们都支持的。只是她打着“随大流”的幌子,一直“啃老”,工作上也没什么起色,实在太不应该。

  这两天,我们跟她谈了一次,明确告知,今后我们不会再提供任何资助。她想享受所谓的“品质生活”就努力做好工作以获得奖励或提升。同时,她如果继续吃住在家,就得上交伙食费。

  我的父母很不理解我为啥要这样做,其实我并不是舍不得这点钱,而是希望借此帮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贪慕虚荣,量力而行。

  万姐有话说: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有求必应,却没有培养出“知恩图报”的孝顺之心。工作4年还“啃老”,说明你们之前的教育是失败的。一个女孩,整天只想着物质追求和攀比,工作一般是干不好的,而最终她不是因为没有名牌包包,而是因为贪慕虚荣被笑话。大多数男孩对这样的女孩望而却步,即便走进婚姻,也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好在你们终于觉醒,决定“断供”。希望她能和你们一样,早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然,前景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