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跨年这天,老娘舅收到锦旗

日期:01-02
字号:
版面:第09版:热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讯员 韩 燕

  

  “多亏了你们的坚持和耐心调解,帮我们企业连续解决了两起纠纷,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2024年的最后一天,南湖区凤桥镇某知名规上企业将一面锦旗送给凤桥司法所的老娘舅。

  这是一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补偿纠纷,纠纷时间长达两年半之久。在为期一年多的调解过程中,老娘舅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并释法解疑,直至达成调解协议。

  张华为凤桥某公司员工,后离职。2022年5月,其因身体不适去嘉兴市第一医院看病,初次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后多次到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治疗,经诊断被确诊为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截至目前在医保以外已自费承担10余万元的医疗费。张华认为,其在公司工作期间长期从事接触化学品的工作,因此这次生病属于职业病的范畴。随后多次找到公司和凤桥镇相关部门,要求协商解决医疗费补偿事宜,但其索赔金额过大,导致一直未能妥善解决。2023年8月,凤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此案件。

  老娘舅杨炳祥在受理案件后,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双方的诉求,并迅速与公司法人代表梁某取得联系,组织安排首次调解。调解中,梁某表示,公司无法接受张华的高额诉求,原因有二:第一,张华无法证明其生病与工作有直接关系,且其是离职后就医发现生病的;第二,张华无法提供自己的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报告。首次调解中,由于双方当事人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且情绪较为激动,致使调解陷入僵局。

  杨炳祥并没有因此放弃,此后多次联系梁某,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拉近彼此距离和化解矛盾,他还经常打电话与张华沟通,甚至利用非工作时间去张华家里给其做思想工作。然而,断断续续一年过去了,案件始终停滞不前,这也逐渐成了杨炳祥的一块“心病”。

  去年12月,该公司又因为一起员工纠纷案件到凤桥司法所进行调解。本次案件中,老娘舅通过“三所一庭”调解队伍分工合作,顺利理清了事情原委,成功化解了矛盾。这也让该公司看到凤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的真诚态度和专业实力,于是主动要求再一次与张华进行面对面调解。

  为了顺利化解矛盾,杨炳祥通过“三所一庭”调解队伍,采取“背靠背”和“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把法治宣传和思想教育贯穿矛盾纠纷化解的全过程。一方面安排驻所值班律师为当事人认真解读相关法律条款,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张华家目前的生活困境和诉求,积极为他争取合理补偿。在老娘舅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情理交融的劝说下,张华同意做出让步,公司也答应从人道主义出发补偿张华因病致贫补助费5万元,一次性解决此纠纷。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老娘舅有话说

  老娘舅们用温柔敦厚的语气调解纠纷,像冬日的暖阳般照进双方当事人的心田。锦旗上的“秉公办案暖人心,倾心调解化纠纷”就是凤桥司法所每一位老娘舅的座右铭。

  一面锦旗,承载着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可和褒奖,也寄托着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新要求与高期待。2024年,凤桥司法所不断探索人民调解新路径,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25件,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