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静安小学402班
徐艺婳 指导老师 吴燕
“喵喵喵……”一阵微弱的猫叫声不时地从门外传进店里。坐在店里的我,瞬间被吸引住了,于是,我带着好奇心走到外面四处寻觅,在堆满了纸板的角落里,我和它四目相对。是它,那是一只瘦小又可爱的猫。
我定了定神,仔细打量了一下,它的身体似乎正在发抖,嘴里还是不停地“喵喵喵”。它穿着一身灰白相间的衣裳,尾巴小小的,眼神好像在祈求我:“小主人,能不能给我点吃的?”我好像听懂了它的意思,于是,叫来爸爸把它抱进店里。
爸爸一看,说道:“这只小猫可能已经流浪好几天了,你看它的肚子扁扁的,走路都没力气了,再不吃东西,可能就会饿死了。”只见,爸爸轻柔地把它放进纸箱里,再给它喂了些牛肉干和水。起初,小猫还不敢吃,它本能地用鼻子嗅了嗅食物,然后开始放心地吃了起来。
这时,我的内心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它带回家养着?但是,我又怕爸爸不同意。后来,为了小猫能够健康地活着,我大胆地向爸爸请求道:“爸爸,我们能把它带回家养吗?”爸爸点了点头,说道:“这只小猫能够出现在我们店门前,说明它跟我们很有缘分,如果我们不养它的话,它还会继续流浪,说不定过几天就会失去生命。不过,甜甜你要想好,你把它抱回家养,就是要对它的生命负责。”在那一刻,我忽然更心疼这只小猫了,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呵护这个小生命。
后来,我把它抱回了家,取名为“喵喵”,给它做了一个小窝,准备好每天吃的食物,以小主人的姿态清理着它的家。过了几天,这只小猫能够灵活地在椅子上跳来跳去,不再像之前那样颤颤巍巍地走路。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每一个小生命都值得被好好对待,孩子你做得很好。”
一次偶然的遇见,让我深刻领悟到生命的奇迹并非偶然降临,而是需要我们倾注爱与不懈努力。
方寸之间
摇曳千年的光影艺术
N第一初级中学801班 高籽萌
指导老师 沈怡
“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这是属于京剧的荡气回肠;“一曲江南梦,千年传佳音”,这是属于越剧的如诗如梦;“一曲一乾坤,一调一传奇”,这是属于昆剧的空谷幽兰;中华艺术灿若星河,随取一瓢都足以照亮历史的天空。但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海宁人,我却独爱皮影戏,一方戏台,一块幕布,三两小棍支起的皮影小人,就组成了海宁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
我与皮影戏结缘是因为我的琵琶老师,她是海宁皮影的非遗传承人。赵老师说,皮影戏的最大魅力在于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一台戏,而且别的艺术表演是从上台的那一刻开始的,而皮影戏却是从台下做皮影人的那刻就开始了。
我曾亲眼看到赵老师制作过一副皮影人,整个过程极为复杂,她把事先处理好的羊皮摊平,一笔一画勾勒出人物形象,接着用刻刀将图案一点一点刻出来,刻刀在羊皮上游走,看着赵老师游刃有余的样子,我忍不住想动手试试,可是握刀的那一刻就后悔了,刀锋完全不听指挥,该走弧线的地方,它却直直往前去了,该大刀阔斧的地方,它又踟蹰不肯往前。接着是上色,再用熨具熨干,把一个个部位缝接起来,最后在身上和两只手上安三根竹签,一个皮影人就算做好了,整个过程耗时2个多小时。而赵老师却说,这个制作过程只是简易版,完整的制作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
在海宁,逢年过节经常有皮影戏演出,我自小就爱去凑这个热闹,早早地抢占前排的位置,锣鼓一响,好戏开场。皮影戏的剧种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民间故事“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等,也有最新创作的剧目,比如“猫和老鼠”“少年王国维”等。艺人们站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控着皮影,一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再配上打击乐器或弦乐,就是一台声情并茂的好戏。幕布之前,是一个个上下翻飞的小人,耳边萦绕着铿锵有力的伴奏和唱词,热闹非凡。幕布之后,却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厉害的艺人往往两手分别控制着两个人物,扯拉提摇,甚至还会用上嘴巴,比如张飞气得叫喳喳的时候,他就凑上去吹口气,张飞的“胡子”就全飞起来了。
当今世界风云际会,皮影戏也在不断守正创新,承担起更多的时代使命,比如为了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海宁的皮影团队正在量身打造反诈剧目,用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又比如在与浙大国际校区的外国留学生交流时,皮影戏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徐志摩、金庸、王国维等海宁名人的故事,让世界聆听海宁的声音。
我爱皮影戏,因为它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承载着民众智慧和生活美学,皮影戏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闪耀出更多的光辉,摇曳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澎湃力量!
那树
N盐官镇初级中学903班 冯紫妍
指导老师 王利江
那树,隐匿在教学楼的后面,仿佛成为校园的背景,颜色一点儿也不突兀。
它的枝干屈曲,向四周伸展着。它的身材并不挺拔,在一众绿树中略显平庸,既不像法国梧桐魁伟遮天蔽日,也不像红枫树娇艳欲滴,甚至不像瓜子黄杨小巧玲珑。仿佛,只是一台大戏中的龙套,或是田径场上的陪跑者。
但,沉默之后是爆发。一夜秋风起,令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树枝上缀满了密密麻麻的金色的花。
那树,用尽了一年的气力,只为在秋天的艳阳下绽放出最芬芳的花朵。花并不大,显出它一贯谦逊的风格,密藏在重重绿叶之中,但它的香气,丝丝缕缕,袅袅娜娜,悄悄沁入人的心脾,迷醉了校园里的所有生命。如果说春天的统治者是决胜的烟柳,那么此刻,这馥郁的芬芳就是秋日的至高统帅。
嗅着它的香气,我忆起外婆的桂花糕,忆起她蹒跚的身影、温暖的笑颜和充满魔力的童谣;忆起在小学里“咿哩哇啦”诵读《桂花雨》的场景,那时候,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目光清澈、明媚又充满期待。我爱外婆和老师,就像爱那树,爱她们朴实无华的外表,爱她们异常香甜使人坠入黄金梦境的芬芳。我爱那树,就像爱外婆和老师,爱她在万丈红尘中平平凡凡默默汲取养料,爱她在四季轮回里凝眸期待绽放的氤氲。
世人爱牡丹,雍容典雅而华贵;陶渊明爱菊花,清新淡雅而隐逸;周敦颐爱莲花,不染不妖而君子;而我,爱那树,耐心沉静又热情。
那树,让我懂得,生命需要积淀和坚持。
那树,让我懂得,前途漫漫,努力之后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那树,给予我信念:人生总要倾尽全力释放最美的自己,才算不留遗憾,不悔此行!
我愿,成为那树,静静地,默默地,等待秋风,等待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