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农村娃陶艺作品进城展 乡野泥趣绽放非遗馆

日期:12-28
字号:
版面:第06版:成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杜佳霖 通讯员 王晶晶

  12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陶艺作品展在嘉兴市艺术中心秀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拉开帷幕。这次展览的主角是来自偏远农村磻溪教育集团桃园小学的孩子们,他们用稚嫩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一件件令人惊叹的陶艺作品。

  童手塑陶 梦绘斑斓

  自2021年12月起,桃园小学的孩子们便与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校开设的“乡野泥趣”陶艺特色课程,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三年的时间里,孩子们在陶艺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创作出一件又一件优秀的陶艺作品。他们在这片泥土的世界里,尽情释放着自己的创意和热情,每一次揉泥、每一次塑形,都仿佛在诉说着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或蹲或坐,小手在泥巴间穿梭,时而捏、时而揉、时而搓,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有的孩子在泥巴上勾勒出七彩童玩的轮廓,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有的孩子则大胆想象,将自然风光融入作品中,山川、河流、树木在他们的手下栩栩如生,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在非遗馆举行的开展仪式上,陶艺项目社会力量资助方秀洲区人大代表、嘉兴市华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水云,秀洲区研训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祖英,秀洲区美术教研员厉坚芳,磻溪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李贞芳、总校长陈超,以及桃园小学退休美术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钱宝云等20余位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展览现场,孩子们的陶艺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作品小巧精致,如同精美的艺术品;有的作品则大气磅礴,充满了力量和张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独特的创作视角和艺术天赋,更让人感受到了陶艺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桃园小学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结合地方特色和教师优势,扎实推进“乡野泥趣”陶艺特色课程建设。此次学生陶艺作品展,不仅是对孩子们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对陶艺课程魅力的生动诠释。未来,学校将继续做精做强陶艺特色项目,让陶艺文化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份意趣,培养他们成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主力军。

  “桃”艺童梦 创意之旅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桃园小学通过陶艺课程的开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更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温润了他们的心灵。学校将继续发挥美育的重要作用,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磻溪教育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逐步成了远近闻名的儿童画创作基地,其儿童画品牌更是享誉国内外。而桃园小学作为集团下属的一所纯农村小规模完小,也凭借着“童玩滋养童年,阅读浸润人生”的特色品牌,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乡野泥趣”少儿陶艺课程作为碧水童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融汇了陶艺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学校儿童画、吹塑版画多年探究成果的再创新。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更是让陶艺课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在传统游戏七彩童玩的融合下,孩子们创作出了“我们的七彩童玩”主题性作品;在语文课堂中,孩子们用文字记录自己陶艺创作中的感悟和心得;在音乐课堂中,孩子们使用自己创作的陶瓷乐器演奏出美妙的旋律;在科学课堂中,孩子们探究陶泥的成分和特性,用亲手制作的花盆栽种植物进行自然笔记的研究。

  这场陶艺作品展不仅是对孩子们艺术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桃园小学陶艺特色课程建设的鼓舞和鞭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桃园小学的孩子们将继续在陶艺的世界里探索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