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张依雯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近年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为嘉兴市全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儿童友好的理念展现了城市的人情温度与发展厚度。今年以来,以南湖晚报小记者团为纽带的一系列活动,让儿童友好不仅体现在政策文件中,更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扎根,为城市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金点子”征集,让少儿的声音被听见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推进中,嘉兴市不仅关注硬件设施,更注重营造尊重儿童、倾听儿童的社会氛围。前期,南湖晚报向全市少年儿童征集“金点子”,共收到500多个,涵盖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内容涉及城市垃圾分类、绿道网络构建、儿童交通安全保障、心理健康促进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对公共场馆和设施优化的建议,为嘉兴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少儿思路。
11月16日,在“同心筑童梦 携手向未来”嘉兴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展示活动中,脱颖而出的100个“金点子”儿童代表成为首批儿童观察团成员,活动现场首次发布了覆盖全市60多个儿童友好场所的儿童友好城市地图,这份“成长指南”既是孩子们探索城市的向导,也是城市送给孩子们的珍贵礼物。
为了更好地传递少儿心声,市妇联与市新闻传媒中心在《南湖晚报》开设“童声传递”专栏。专栏不仅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更是少年儿童表达意见、参与城市发展的平台。专栏中,小记者们结合参观、实践活动,就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并由相关部门作出回应,形成儿童提建议、媒体联络、部门回复的高效闭环,现已刊登22期。这些“金点子提案”不仅反映了孩子们对城市建设的关注,更折射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儿童友好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为进一步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增强儿童获得感和体验感,将“建成‘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100个以上”列入2024年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为了让市民深入了解这些空间的建设成果,今年6月,嘉兴市妇女联合会与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主办了打卡“家门口好去处”儿童参与体验活动。活动在端午小长假期间掀起热潮,南湖晚报小记者们积极响应,化身“体验官”,用文字、照片、短视频等形式展示全市各类儿童专属游憩空间。
8月,小记者团再次行动,在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的支持下,组织了家门口好去处“童心建言”活动。孩子们乘坐全新升级的游3路“儿童友好主题专线”双层公交车,参观了城市中的多个儿童友好空间。通过实地观察,他们以“检验员”的身份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小记者的建议直击要点,成为相关部门优化儿童友好设施的参考。
以儿童视角续写城市未来
近期,北师大南湖附校启航小队在童声传递栏目为建设“无忧上学路”建言献策,全市首条“无忧上学路”全新亮相,为孩子们在上下学途中筑起了安全屏障;“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顺利建成,让周边居民能轻松带着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欢乐的亲子时光,惬意遛娃;首张儿童友好城市地图重磅发布,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扇通往休闲娱乐和研学实践的大门……
未来,嘉兴这座城市也将继续以其细腻的关怀,“俯下身”倾听孩子们的需求,用温暖与善意雕琢每一处空间,将儿童友好的理念深深融入城市发展的脉络之中,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拳拳爱意与满满诚意,在城市的怀抱中幸福成长。
2025年即将到来,儿童观察团也将整装待发,如何做一名观察团成员,我们将通过怎样的方式去观察,敬请期待2025年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