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流动的盛宴 ④|苏州评弹传佳音

日期:12-27
字号:
版面:第03版:视觉1+1       上一篇    下一篇

  航拍京杭大运河苏州段。

  航拍公铁路与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交汇。

  航拍海宁硖石书场。

  左图:顾佳音在书场表演评弹。

  1958年8月11日,周恩来总理为著名评弹演员侯莉君(顾佳音师傅)签名留念。

  评弹演员顾佳音漫步在苏州园林中。

  顾佳音和搭档沈文军在书场表演。

  沈文军(顾佳音搭档)与“00”后弟子姚逸舟钻研评弹。

  扫描二维码   领略苏州评弹的非遗之美

  顾佳音和搭档沈文军在海宁硖石书场进行评弹表演。

  演出现场,观众沉浸于评弹的独特韵味之中,如痴如醉。

  苏州平江路上的评弹·曲园书苑。

  N总策划:杨 洁 监制:田建明 编导:高馨宇 文案:谭 娇 摄像:陆 巍 剪辑:高馨宇

  

  “流动的盛宴”第四站

  我们来到了

  江苏省苏州市

  领略苏州评弹的非遗之美

  

  来到运河古城苏州,小桥流水畔,街头巷尾中,处处能听到苏州评弹的软糯呢喃。苏州评弹是国家级非遗,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

  苏州评弹发源于苏州,与昆曲、苏剧并称为苏州戏曲艺术“三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说、噱、弹、唱、演等丰富的艺术手段和陈调、马调、俞调等多个流派。

  “在我们苏州,饮一盏清茶,听一曲评弹,真是好惬意的咧。”著名评弹演员顾佳音,是苏州评弹侯调创始人、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侯莉君老师的“关山门”徒弟。

  一曲评弹,万千气象。明清以来,评弹艺人沿着运河水路,背包囊、跑码头,将苏州评弹送达五湖四海。

  从跟着老师“跑码头”开始,数十年来,顾佳音坚持“跑码头”,去江浙沪各大书场演出,将原汁原味的苏州评弹带给更多人。

  “我从小就喜欢苏州评弹,主要是受父亲的熏陶,我的父亲是一个戏曲迷。”顾佳音说,从小耳濡目染,加上父亲有意培养,9岁时,她就练出一手琵琶;12岁时,就能唱开篇。

  在苏州,有一所苏州评弹学校,这里是全国唯一培养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摇篮”。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后,顾佳音师从侯莉君老师,开启真正的评弹演艺生涯,那时她18岁。

  翻看着珍藏的老照片,说起与侯莉君老师的故事时,顾佳音几度哽咽:“我老师待我就像亲生女儿一样,生活上对我特别关心,专业上又要求特别严格。”

  顾佳音时常想起,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雪地上架着一口古钟,她兴之所至,钻到古钟里去练习弹唱,借着古钟这个“天然音箱”,唱出来的声音响亮而动听。侯莉君老师见状,又好气又好笑,把顾佳音从古钟里叫了出来,“练习弹唱,要到开阔的地方,声音才放得开。”

  侯调唱腔柔软、舒缓、抒情,顾佳音的嗓音宽厚圆润、动作柔美抒情,与侯调相得益彰。热爱、刻苦、有天赋,这样的顾佳音,深得侯莉君老师的喜欢。

  每场演出结束,侯莉君老师都会对顾佳音的表现进行全面点评,要求她不断进步,一定要唱好苏州评弹。就算实在不能当面点评,也会致信叮嘱演出要点,为她加油鼓劲。

  在一封家书里,侯莉君深情写道:“(你到)江浙沪兜一圈,让出半年,培养二个学生,这是我的希望。”

  茵茵师生情,道不尽对苏州评弹的热爱。

  评弹声起,运河水长,余音袅袅。舟楫欸乃处,总有人临水而坐,在袅袅茶香中,听着苏州评弹,为那些遥远的故事深深着迷。

  运河之畔,小桥流水,情意绵绵。苏州评弹传承与发扬的故事,仍在悠悠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