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王国伟 通讯员 周 清 漫画 张利昌
12月21日上午,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拉开帷幕。记者从嘉兴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嘉兴考区共有7300余名考生报名。
近年来,研究生考试热度不减,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考研。大学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本无可非议,但是随着“考研热”的升温,社会上对考研开始有了“不同声音”——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考上研究生又怎样,还不是和本科阶段一样学习……诸如此类的声音,也让许多人对考研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那么,选择考研的学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呢?记者来到嘉兴大学进行了采访。
想要去看更高处的风景
12月18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嘉兴大学图书馆,考研自习室里,学生们正在紧张地复习,还有人跑到图书馆二楼平台上背诵知识点。在这里,记者见到了3名嘉兴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分别是商学院研二学生陆蓓、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研二学生沈楹洁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一学生肖明雨。
肖明雨本科就读于遵义师范学院,她大一时就决定考研。“决定考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到更高的平台充实自己。”肖明雨说,到了大三,她想要考研的念头变得更加强烈,“我未来的职业期望是成为一名高中老师。近年来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对学历的要求在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将考研这件事坚持了下来。”
陆蓓和沈楹洁的本科阶段就在嘉兴大学完成,两人属于本校考研。谈及为何选择考研,她们分享了各自的想法。
陆蓓在大四时被选派到省里某单位实习,“在实习的时候我发现身边的人都很优秀,除了丰富的工作阅历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高学历人才。”陆蓓坦言,这次实习经历让她坚定了考研的想法。
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沈楹洁。“我是在大三实习的时候产生了考研的想法。”沈楹洁说,她在跟着导师进企业实习时发现,如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很大,高学历人才往往在职业发展上有更大的可能性。
对于“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这种观点,三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予以了回应。她们表示,选择考研并非“逃避就业”,而是基于当下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对员工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
除了就业因素外,陆蓓还有着学术上的考量,“将来我计划考博继续深造,希望在读研究生期间能够掌握好研究方法并明确自己未来的研究领域。”
3名在读研究生分享了自己的考研心路,备考的学子又是怎样想的?记者采访了正在复习备考的大四学生吕凯。“为什么要考研?当然是为了提升能力啊……”吕凯说,“提早进入社会锻炼确实是一个好选择,但是在学校里同样能实现这一目标。”
考上并不意味着成功“上岸”
考上研究生是不是就万事大吉?研究生学习究竟能带来哪些变化?
“刚考上研究生时,我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肖明雨说,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安排能力要求比本科阶段高出许多。在短暂的迷茫过后,肖明雨迅速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认真看书学习、与导师同学交流……研一生活过得十分充实。
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是沈楹洁在读研期间的主要活动区域。“研究生毕业对论文的发表是有要求的,我从去年确定论文方向后,就开始准备相关实验了。”沈楹洁说,自己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科研能力,目标是在读研期间发表两篇以上论文。
陆蓓正在准备几天后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研究生论文和本科生论文区别很大,在开题之初就需要你对论文方向有相对完整的理解。”陆蓓说,她是一名跨专业考研生,除了完成学校和导师要求的学业、科研任务外,自己还积极参加各项实践和比赛,以消除专业上的短板。
这3名研究生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考上研究生并不代表成功“上岸”,研究生学习对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要求很高,更需要学生在读研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如果考上研究生,要尽早规划人生,找准定位,才能赢得精彩人生。”
研究生考试,初试之后便是复试,复试阶段的面试环节至关重要,3名研究生分享了各自的实战经验和小技巧。
复试前的信息搜集很重要,建议考生详细了解目标院校复试的要求、流程等内容;复试前对英语和专业课知识进行再巩固再提升,许多院校会进行英语面试,这就需要考生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不能放下专业课知识,以免在面试时“一问三不知”;面试时要注意礼仪细节,例如着装得体,进出门主动打招呼,在回答问题时保持微笑正视面试老师等。
“面试考察的是整体素养,包括学术基础、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所以在面试时要做到落落大方、谈吐自如、逻辑清晰。”沈楹洁说。
科学评估理性分析很重要
“考研是本科生提升自身学历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嘉兴大学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晓红说。马晓红所在的学院不仅有本科生还有研究生,她从高校老师的角度分享了对大学生考研的看法。
马晓红说,读研究生,对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个人综合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许多本科生选择考研的重要原因。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理性看待考研这件事,不管是否考研,学生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不少专家建议大学生要理性看待考研,明确考研的初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清楚的认知。
如果决定考研,那么备战考研确实是一场持久战,不仅考验考生的知识储备,更是一次对毅力、耐心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全面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持久的学习与不被外界干扰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研究生复试中的面试,其实是一场重要的‘求职面试’。普通的求职面试考察的是个人素养以及与岗位的匹配度,研究生面试侧重于考察个人在该领域的研究程度,以及是否适合在该领域做研究,这两者之间是相通的。”马晓红提醒将要参加研究生面试的学生。
马晓红将面试分为准备阶段、表现阶段、后续阶段。在准备阶段,学生要认真了解目标单位的基本信息,以及其对个人综合技能的要求;在表现阶段,要大方得体、逻辑清楚、积极互动,充分展现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在后续阶段,要保持主动联系和持续关注,表露出对目标单位的渴望,给目标单位留下不一样的印象,同时也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面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