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因为一辆林肯,银行差点损失20万元

日期:12-19
字号:
版面:第10版:热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 讯 员 吴佳妮 时宇杰

  

  “感谢,要不是你们严谨,我们银行就损失惨重了……”昨天上午,中国农业银行嘉兴经济开发区支行相关工作人员走进平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送上一面写有“尽职尽责办实事 护航金融促发展”的锦旗,感谢他们发现虚假解押情况并及时通报,为银行止损20万元。

  

  解押资料漏洞百出

  车辆是大宗消费品,不少市民选择贷款买车,成为“先享受世界”的人。但有人买了一辆林肯车,不仅先享受了车辆带来的便捷,还想空手“套”走银行20万元。

  事情发生在12月10日下午。王某带着登记在某公司名下的车辆解押资料到平湖车管所办理解押业务。该公司当初购买这辆车时进行了银行贷款,如今贷款还清来解押后,车子就恢复了“自由”,可办理售卖、抵押等相关业务。

  当时是9号窗口的辅警张芳芳接待的。她发现解押资料中没有登记证书,需要先补上再办理解押。王某表示,是银行遗失了登记证书,需要补领,银行也出具了相关遗失证明。平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民警张洁得知情况后告诉张芳芳,在无登记证书办理解押的情况下,要与银行核实,否则很容易因对方造假而引发银行损失。

  “请您稍等,我们核对下资料。”张芳芳一边跟银行联系核实是否还清贷款,一边在公安网内与备案的银行资料进行比对。这一比对问题来了,王某提供的银行营业执照复印件、公章均与备案不一致。在查看该车注册登记留存的影像资料时也发现王某提供的该车所有人的营业执照、公章与系统内的不一致。

  想白“套”20万元却栽了

  通过比对,张洁基本判定资料是伪造的,目的就是虚假解押,一旦给王某办好了相关手续,蒙受损失的就是银行。

  而此时王某还很淡定地坐在窗口等待。为防止“打草惊蛇”,张洁留意着王某的动向,通过微信与银行工作人员核实。很快,银行回复来了,资料确实造假且还有20万元贷款未还清。车管所民警马上扣住造假资料及嫌疑人,及时将人、证查扣,并移交派出所。

  据王某交代,他并不知情,只是收费代办。王某称自己在网上发布了多个代办车辆解押手续的信息后,山东一个客户联系了他付费请他代办。他当天办理的所有资料也都是山东客户快递给他的。

  目前,该案件已移交给当地派出所。据张洁介绍,今年8月他们也查获过类似案件,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诈骗案,这起案件具体情况如何,公安机关正在侦查中。

  

  走“云上”更方便也更安全

  张洁表示,不管是“云上”还是线下办理抵、解押手续,所有资料交警部门都会进行严格审核,无法辨别真伪的,也会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确认,“伪造资料这种拙劣的手段不仅占不到便宜,还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嘉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副所长王文剑告诉记者,为呼应民生,嘉兴市车管所在今年推出了“机动车抵、解押线上办理”举措。对车主来说,只要按照相关指令进行操作,上传资料后结合邮政寄递上门揽件、警邮网办受理,公安内网审核的业务流程,可享受全网络免跑腿、全环节可信赖、全方位省时省事省钱的服务新模式。对抵押权机构来说,所有的信息会经过他们审核,也就是多了一道专业机构审核,杜绝造假可能。